為了讓自家賣的包子看上去賣相好,在高郵菱塘經營一家包子店的劉某,抱著僥幸心理,知法犯法,制作包子時使用含鋁泡打粉,蒸出“鋁包子”出售,一天能售出近千只包子。去年,高郵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開展專項行動時,檢測出劉某制作的包子中鋁含量超標。近日,高郵法院對劉某進行了宣判。
心存僥幸:包子店老板知法犯法
劉某,在高郵菱塘某學校附近經營一家包子店。2014年7月1日起,全國開始實施“禁鋁令”,面制品不得再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從去年5月份開始,高郵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了專項行動,向轄區所有的包子店發放了《餐飲食品生產加工經營者告知書》,告知書中明確強調,包子等小麥粉及其制品生產中不得使用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
這份告知書發放后,劉某知曉并簽了字。也就是說,劉某知道在做包子的過程中,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無鋁泡打粉,不得添加含鋁泡打粉。然而,抱有僥幸心理的劉某,壓根就沒把告知書當回事,他并沒有遵守規定。
去年6月,劉某的包子店迎來了一群穿制服的人,他們正是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經過檢測顯示:劉某用于包子加工的泡打粉中的鋁含量超標。執法部門立即查扣了劉某店里還沒有使用完的49袋含鋁泡打粉。
使用含鋁泡打粉,主要是為了包子賣相好
負責審理這起案件的法官趙廣才表示,經調查,劉某已經使用了幾袋含鋁泡打粉,主要是為了做出的包子賣相好,吸引顧客。“含鋁泡打粉的每袋售價比不含鋁泡打粉的每袋售價便宜幾毛錢。”法官認為,作為食品行業從業人員,對于“禁鋁令”應是熟知的。
近日,高郵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宣判,劉某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九千六百元。同時,判決還禁止劉某在緩刑期限內從事食品安全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活動。
提醒:市民買油條、包子需當心
記者采訪得知,鋁屬于重金屬,人體對鋁的吸收能力不強。若長期超量攝入,會在大腦、肺、肝臟、骨骼等組織中沉淀,當積累到一定數量后,會產生慢性毒作用。而含鋁泡打粉配料中的鉀明礬和銨明礬也對人體有害,長期食用會導致骨質疏松、貧血,甚至影響神經細胞的發育,同時引起老年性癡呆癥。
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的早餐標配都是包子、油條。那么,如何鑒別“鋁包子”呢?專業人士介紹,市民可通過捏松軟、看顏色進行辨別。首先,與無鋁發面添加劑相比,含鋁泡打粉蒸出來的包子皮顏色更好看,賣相好,且面質松軟,吃起來有絲絲甜味。其次,添加了含鋁泡打粉的包子,顏色發白,而且個頭比較大,一捏就扁不易還原。
關于鋁油條的鑒別方法,專家表示,市民可夾起油條在盤子邊緣敲一敲,如油條發出沉悶厚重的聲音,證明油條中是無鋁膨松劑,如油條敲出嘭嘭的很大的聲音,那里面多半是添加鋁了。作者: 黃靜 管鑫
來源:揚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