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這些食品安全熱點的真相,你都知道嗎?

2024-05-06 14:08:54 來源: 作者/編輯:小編 瀏覽次數:5685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熱點1 木耳久泡有毒

短評:食用時認真清洗,過夜儲存木耳務必放冰箱

解讀專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

科學解讀:木耳本身無毒,但如果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該菌代謝產生的米酵菌酸則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椰毒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易被其污染的食品包括變質木耳、鮮銀耳、谷類發酵制品和薯類制品。椰毒假單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并不常見,但此類中毒發病急,無特效解毒藥物,死亡率可高達40%,病后恢復情況與攝入毒素的量有關。

消費者除了要注意從正規渠道購買木耳,還應在食用木耳時,注意認真清洗木耳,并及時食用。食用時根據需求來泡發木耳,不宜過多泡發,如果需要過夜儲存,務必放入冰箱冷藏室;泡發后如果發現耳片發黏、軟、無韌性或有異味,一定要丟棄。如果涼拌,則需用開水焯熟,并適當添加大蒜、醋等,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熱點2 美國環孢子蟲感染事件

短評:生熟分開,注意衛生。

解讀專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劉秀梅

科學解讀:環孢子蟲病是環孢子蟲引起的,以水樣腹瀉為主要癥狀的寄生蟲病,主要通過被環孢子蟲污染的生鮮食物或水感染,多發于6-9月份,很難直接人傳人。建議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加強原料選擇及過程控制,滅活和消除食品中可能污染的環孢子蟲卵囊,確保生鮮食品和飲用水的安全。消費者應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食用不干凈的食物和水,生熟分開。

熱點3 咖啡真的致癌嗎?

短評:其實防癌的證據更多哦。

解讀專家: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剛強

科學解讀:食品中丙烯酰胺來源于美拉德反應的副產物,在所有的高溫加工食品中幾乎都有。目前尚缺乏咖啡與人類致癌的相關性證據,國內外也沒有國家或組織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標準。毒性與劑量不能分開,比如如果想靠喝咖啡達到致癌性,除非一天喝30杯中杯咖啡才有可能;在2017年國家癌癥研究基金會發布的報告中指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喝咖啡會使人致癌,甚至有部分證據還表明咖啡能降低某些癌癥的風險,比如說乳腺癌、子宮內膜癌以及肝癌。

熱點4 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

短評:正規渠道購買+高溫烹飪=放心吧

解讀專家: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肉類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肉類加工工程技術中心主任王守偉

科學解讀:豬是非洲豬瘟唯一的自然宿主,世界范圍內還沒有一例其他哺乳動物感染這一病毒。所以非洲豬瘟不會對人和食品安全造成影響;打擊非洲豬瘟是為了保護生豬養殖業;通過高溫就可以殺死非洲豬瘟的病毒,60℃持續加熱20分鐘即可滅活。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工廠化高溫肉制品和低溫肉制品,其加工工藝及條件均可使病毒失活。家庭烹飪鮮(凍)豬肉時的溫度,也同樣可以讓病毒失活。

熱點5 食用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堪比毒藥?

短評:學好化學才能不被謠言洗腦。

解讀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

科學解讀:亞鐵氰化鉀是我國允許使用的一種抗結劑,主要是為了防止精制鹽結塊,在常規烹飪條件下不會產生有毒物質氰化鉀。亞鐵氰化鉀的安全性已被多個國家與國際組織廣泛認可,按照相關規定在食用鹽中合理添加,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熱點6 江蘇消保委揭“打醬油”真相引發爭議

短評:此事無關食品安全,但廠家虛假宣傳產品功效也得嚴打。

解讀專家: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鐘凱

科學解讀:醬油是中國家庭廚房必備調味品,目前市場上存在部分產品虛假宣傳和過度營銷的問題,應引起重視。食品安全需要社會共治,但社會監督應嚴守科學原則,慎重發布相關信息,對輿論誤讀也應及時糾偏。大眾媒體應客觀、全面地報道食品安全,拒絕蓄意炒作和借題發揮。

熱點7 益生菌成了“無益菌”?

短評:研究結果≠科學結論

解讀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厲曙光

科學解讀:人類已有千年的益生菌食用史,國內外大量對益生菌與健康相關性及其安全性的研究也獲得了豐碩的成果,益生菌對人體發揮的功效作用具有菌株和人群特異性。因此,一項顯示益生菌制劑無效的實驗結果并不代表所有益生菌制劑均對人體無益。一次“研究結果”不能等同于學術界公認的“科學結論”。研究結果是在“特定人群中”“特定實驗條件下”采用“特定實驗材料”后發現的。而“科學結論”是長期、大量的科學研究共同研究證實的,經典的,學術界公認的,能夠科普給大眾的知識點,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熱點8 食用植物調和油魚目混珠,國家重拳監管

短評:按規生產,也得按規宣傳。

解讀專家: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

科學解讀:針對我國食用植物調和油市場上出現的一些不規范現象,比如,在高價格油脂中摻入低價格油脂、以高價油脂命名、夸大油品的健康功效、用轉基因油料生產的食用油標識不顯著等問題。國家已出臺相應文件,予以有效監管。與此同時,只要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準的產品,都是安全可靠的,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熱點9 “堿性體質”騙局被戳穿

短評:傳播堿性體質的“鼻祖”被判賠患者1.05億美元,大家也都該醒醒啦。

解讀專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

科學解讀:只有“酸堿平衡”的說法,沒有“酸堿體質”的概念;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內體液的酸堿度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酸堿失衡并不容易發生;成酸性或成堿性食物并不能造成酸性或堿性體質;日常生活中應注重平衡膳食均衡營養,才能促進健康。

熱點10 三文魚標準之爭

短評:虹鱒魚本來就好吃又安全,干嗎非拉人家去三文魚的社團呢。

解讀專家:上海海洋大學原校長潘迎捷

科學解讀:《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中,將“虹鱒列為三文魚”不合適,缺乏充分的科學依據;生食虹鱒不一定比生食大西洋鮭(三文魚)更具風險,這主要取決于具體的養殖環境和工藝。虹鱒也是優質魚,對虹鱒產品的品質、品牌宣傳等方面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熱點11 “職業打假”列入掃黑除惡名單

短評:最怕的就是披著正義的斗篷卻干著盜賊的行當。

解讀專家: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羅云波

科學解讀:“職業打假”并不能有效提升食品行業的生產經營水平,以敲詐勒索方式牟取利益的惡意打假屬違法犯罪行為,應依法取締。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這些食品安全熱點的真相,你都知道嗎?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 99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久久激情五月丁香伊人| 99蜜桃臀久久久欧美精品网站|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久久久久久狠狠丁香|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片|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免费|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小说|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欧美久久亚洲精品| 久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久久久网中文字幕| 观看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 亚洲 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