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天氣寒冷,但石家莊市藁城區南營村種糧大戶南二剛,仍然隔三差五到自己的麥田查看小麥長勢。南二剛介紹,他種的不是普通麥田,而是優質專用小麥繁種田,比一般的普通小麥畝增收200元左右,這是他增收的希望。
與南二剛一樣,河北省千千萬萬農民正在進行著種植結構調整。
日前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剛剛過去的2018年,該省緊緊咬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持以現代都市型農業和特色高效農業為發展方向,加快發展質量農業、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著力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優化供給呈現出新特征。
農業結構調整蹄疾步穩。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該省以提供有效供給為重點,因地制宜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編制實施了《河北省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18—2020年)》和27種特優農產品提質增效方案,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2018年,河北省調減非優勢產區庫存多的籽粒玉米159.48萬畝、累計調減325萬畝,推廣種植市場急需的優質強筋小麥48萬畝、累計達到298萬畝。重點創建了8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55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市場緊缺的雜糧雜豆面積增加到500萬畝,中藥材和食用菌增加到309.1萬畝,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191萬畝。
綠色發展持續推進。以節水、節肥、節藥為農業綠色生產發展的重點,加快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應用,加強化肥減量增效、病蟲害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各類示范基地建設,在全國率先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兩年負增長。以規模化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為重點,2018年,該省加強主要農產品標準化、綠色生產基地建設,推廣節水小麥2736萬畝,實施季節性休耕200萬畝,新增節水灌溉29萬畝、累計達到550萬畝,節約農業用水8.92億立方米。
產業融合步伐加快。2018年全省共打造糧油、乳品、肉類等12大產業鏈,建成102個省級示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67.3%,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重點打造了107條旅游線路和36個精品品牌。其中平山縣東方巨龜苑、遷西縣京東板栗大觀園等,入選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典型線路。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2018年該省農業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到57%,比上年度提高7個百分點,新創建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9個,累計達到101個。積極推廣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構建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無縫銜接監管機制,全省蔬菜、畜產品、水產品抽檢總體合格率99.16%。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