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意頭菜”賣斷貨,初八開始回調,但多家農貿市場無牛肉售賣,初九排骨跌至18元/500克
“今年春節,買到新鮮豬肉,尤其是意頭菜家庭食用已經不簡單,盡管售價比平時略漲,但是可以接受,畢竟比酒樓消費實惠多了。”連日來,記者不止一次聽到多位街坊是這么說的。 初七上午,記者在東城市場走訪時發現,開市的豬肉檔沒有過半,但是,“意頭菜”十分搶手。之前賣牛肉的檔口沒有見到牛肉。
豬手和豬利等“意頭菜”帶頭回調
節前,記者對本地豬肉市場中的豬手、豬利、豬心等“意頭菜”持續走高進行報道。春節期間,豬手、豬肚、豬利、豬腰創出新高,售價分別超過20元/500克、50元/500克、45元/500克和近50元/500克。盡管如此,“意頭菜”仍十分搶手,晚到者買不到貨。在“意頭菜”的帶動下,排骨也穩穩站在38元/500克附近,五花肉、前夾肉直接逼近18元/500克,并維持到年初七。
初八上午,記者到市橋多個農貿市場走訪發現,市場行情出現回調:豬手14-15元/500克,與前夾肉、五花肉相接近;排骨28-30元/500克,沖高回落明顯。豬手等“意頭菜”由之前的搶手貨變為大眾貨,下午時候在一些豬肉檔還可以買到。
在專業市場人士伍先生看來,豬肉售價和水產品一樣,沖高回落的特征明顯。
初九當天中午,記者到清河市場了解到,前夾肉、豬手、排骨、豬利的售價為10元/500克、12元/500克、18元/500克和25元/500克,回調幅度大。
初八多個農貿市場無牛肉售賣
“大年三十至農歷初六,市橋多個農貿市場有新鮮豬肉售賣,但是沒有牛肉擺攤。不少街坊也只好等待再等待。但是,初七是節后上班日,初八是本地不少企業的傳統開工日,沒有牛肉售賣不是個別農貿市場的特例,而是帶有一些普遍性。”家住富華東路附近一小區的黃先生來電說,當天上午他到市橋城區的兩處農貿市場見到的牛肉檔仍在休市,之后跑到永旺超市才買到。
其實,初七上午,記者到東城市場走訪時也發現牛羊肉攤檔未開市的情況。初八當天,沙墟市場的牛肉也仍未開市,不少街坊見不到牛肉有賣也紛紛跑到其它大型超市選購。
對于農貿市場無牛肉售賣的情況,專業市場人士蕭先生認為,從以往經驗來看,牛肉的市場供應量比豬肉少,因而售價高企。春節至今多個農貿市場仍無牛肉售賣,供不應求的情況明擺著,尤其是黃牛肉。鑒于此,要想買到牛肉,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到大型超市、購物廣場這些地方。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節后開工的正常化,屠宰企業牛肉的市場供應量將陸續增加,農貿市場牛肉檔休市的情況也將告一段落。
初九中午,記者在清河市場見到有牛羊肉售賣,牛肉和牛腩的售價為38元/500克、30元/500克,降幅小。
清遠雞帶頭降價
光鵝售價跌幅小
專業市場人士何先生認為,春節期間,以清遠雞、湛江雞等為代表的光雞及省內產的光鵝,售價出現你漲我漲大家漲的普漲行情,也和水產品類、豬肉一樣創出今年以來的新高,如清遠雞的售價年三十為22元/500克,初三開始出現小幅下調,當天18元/500克;初七為15~16元,而初八最低降到14元。“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春節期間,無論是酒樓還是家庭宴,雞肉成為最為普通的一道菜。食用多了,大家需要換口味。反映到市場上,供過于求,直接導致其售價下跌。”
近日,記者在大龍街以大型超市看到,袋裝的陽山雞、清遠某品牌雞降價促銷,最低的40多元一只,不過現場選購的市民少。
也有檔主告訴記者,在光雞降價傳導下,光鵝由年三十的熱賣也開始轉為降價銷售,不過降價幅度不是很大。
13日,記者在清河市場看到,清遠雞的售價為13元/500克,光鵝為16元/500克,降幅較大。
(文章來源:番禹日報)
來源:番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