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保健品”市場存在的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虛假廣告宣傳等問題。日前,市市場監管系統啟動保健市場“百日行動”專項工作,查處保健品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先后共出動執法人員1802人次,檢查保健類店鋪691戶,立案數14件。
據了解,檢查中,執法人員通過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向全市保健食品經營主體發放自查通知,要求經營者嚴格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及其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對是否存在虛假宣傳、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進行全面自查,并不定期推送相關法律法規,曝光典型案例,切實增強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
“我們將保健食品標簽是否符合有關要求、是否存在盜用假冒批準文號的偽劣保健食品產品、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列為重點檢查內容,對轄區內保健食品店、藥店、超市及診所開展全面排查。進一步完善轄區內保健食品生產經營檔案,消除食品安全監管盲區。”市市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召開全市在溫直銷企業規范經營行為約談會,對在溫直銷企業或分支機構負責人進行提醒告誡,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切實整改不規范經營行為。安利、無限極、美樂家等在溫直銷企業代表就加強自查自糾、規范經營行為做了表態發言。
并積極開展進社區(村居)、進商超等宣傳活動,大力宣傳保健品市場相關法律法規,提升消費者理性消費意識,并重點針對容易上當受騙的老年群體以專題教育、建立微信指導群等形式,切實避免老年消費者走入保健市場陷阱。此外,不斷拓寬投訴渠道,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投訴舉報渠道,完善舉報獎勵機制,發動群眾積極舉報違法違規行為,形成共治保健市場亂象、共享規范保健市場的良好局面。
與此同時,各縣(市、區)也紛紛向保健品欺詐和虛假宣傳“亮劍”。鹿城區市場監管局于去年3月份,在全國率先出臺《溫州市鹿城區食品、保健食品欺詐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將舉報獎勵資金納入區級政府預算。該《舉報獎勵辦法》根據舉報者提供違法事實、線索、證據的不同,以查處案件涉案貨值金額或者罰沒款金額為基數給予一級、二級、三級獎勵額度,對有特別重大貢獻的舉報人獎勵金額不少于30萬元。同年,該局根據舉報人提供的線索,查獲南京某保健品企業非法營銷案件,開出了一張110萬元的巨額罰單,成為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以來,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出的最高罰單,并給舉報人頒發了全國首例保健食品欺詐行為舉報獎勵6.6萬元。
此外,開發區市場監管局于1月22日召開食品安全及保健品百日整治行動動員會,向轄區內的保健品經營戶,傳達文件精神,并與各經營戶簽訂“杜絕保健品虛假違法廣告承諾書”。在街道食安辦的配合下,對轄區保健品行業進行了排摸調查。共檢查保健品經營戶72家次,責令改正2家,自行關閉2家,簽訂承諾書63家。
1月23日,龍灣區市場監管局狀元所執法人員在對轄區內的某日用品店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店堂內的廣告宣傳海報上宣傳其銷售的保健用品具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新陳代謝”等功效。經調查,為擴大產品的影響吸引顧客,當事人稱于去年8月份到廣告公司制作了相關的宣傳海報并置于店堂用于宣傳。根據相關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該當事人在保健用品廣告中使用疾病治療功能等用語,被該局立案調查。
來源:溫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