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食安護佳節”行動,將持續到2月15日。濰坊將“食安護佳節”行動與食用油集中治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及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相結合,從食品生產、流通、服務三大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截至1月22日,全市共檢查3306家食品單位,責令整改121家,抽檢884批次,共3批次不合格。
高新區 年夜飯菜品內容、價格全公示
1月21日上午,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食藥科工作人員出動,對全區的學校幼兒園食堂、農貿市場、大型綜合超市進行檢查,這是全市“食安護佳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主要工作。執法人員在佳樂家谷德店內重點檢查真空包裝的熟食,查看產品的廠家、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銷售條件、外包裝標志等是否符合要求,在售食品是否存在過期或腐敗變質情況。
針對年夜飯訂餐火熱的情況,高新區市場監管局以日常檢查為基礎,要求所有供餐酒店,公開年夜飯菜品的具體內容、服務項目、價格等。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食藥科科長王兵介紹,高新區年夜飯供餐單位有20多家,是重點檢查單位,目前食材抽檢已經達90批次。
奎文區 重點檢查農貿市場、超市等
1月22日上午9時許,奎文區市場監管局對南下河市場、銀座超市進行了檢查。在南下河市場生肉區,執法人員抽查了多家商戶,查看豬肉成色,當場索要豬肉合格證、檢驗檢疫合格證書等。執法人員還對水果、水產品、調味品等進行了重點檢查。在當天的檢查中,沒有發現違法違規問題。
奎文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監管科科長王景香介紹,此次“食安護佳節”行動將持續到2月15日,春節期間也將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奎文區市場監管局重點檢查轄區農貿市場、超市、餐飲單位等,嚴厲打擊加工、銷售假冒偽劣食品、來源不明食品以及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等違法行為。同時,對水果蔬菜、畜禽肉、水產品、乳制品、酒類等重點品種開展了監督抽檢,對抽檢不合格食品一律下架查處。
南下河市場副總經理張奕松介紹,春節將近,南下河市場的出貨量較往常增加了一倍,其中水產品增加最明顯。在日常抽檢的基礎上,他們加大了對水產品的抽檢力度。
檢查3306家食品單位
責令整改121家
1月22日,記者了解到,從元旦前夕開始,市食藥監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食安護佳節”行動,從生產環節、流通環節和餐飲服務環節進行監督檢查。截至目前,全市共檢查3306家食品單位,責令整改121家。
在生產環節,針對食用植物油、肉制品、酒類、乳制品、風味飲料和含乳飲料等重點品種生產企業開展檢查,抽檢147批次,目前未檢出不合格產品。在流通環節,主要針對農村、城鄉接合部等區域,重點檢查是否銷售“三無”食品、山寨食品、來源不明食品等違法違規問題,抽檢485批次,檢出不合格3批次。餐飲服務環節主要針對餐飲聚集區、年夜飯供餐單位、學校食堂等重點單位開展現場檢查,重點檢查環境衛生、加工操作環節等情況。截至目前,共檢查餐飲聚集區501家,責令整改35家;檢查年夜飯供餐單位146家,責令整改3家;檢查集體用餐配送單位6家,責令整改1家;檢查學校食堂413家,責令整改21家;組織餐飲服務環節監督抽檢252批次,未檢出不合格產品。
來源:濰坊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