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剛剛從揚大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了解到,揚州大學醫學院高利增教授課題組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施壽榮副研究員課題組合作進行科技攻關,成功發現利用納米氧化鐵能夠有效起到抑制雞組織上和細胞內沙門氏菌的作用,從而找到了攻克沙門氏菌“新利器”。
沙門氏菌是一種全球性的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病致病菌。沙門氏菌病是指由各種類型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對人類、家畜以及野生禽獸不同形式的總稱。感染沙門氏菌的人或帶菌者的糞便污染食品,便可使人發生食物中毒。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國內陸地區也以沙門氏菌為首位。但目前能夠消除細胞內沙門氏菌的有效方法仍然非常有限。
“沙門氏菌作為一種兼性胞內菌,它能夠侵入宿主細胞內存活,逃逸宿主免疫系統和大部分抗生素的殺菌作用,引起抗生素耐藥。我們聯合科研團隊以沙門氏菌感染的主要來源,雞為試驗動物,從體外抑菌、細胞實驗、體內實驗三個層次發現了納米氧化鐵對沙門氏菌的抑制作用。這將為清除隱藏在宿主細胞內逃避宿主免疫系統和抗菌藥物治療的頑固性細菌感染,提供一種新的防治策略。”高利增教授介紹說。
據介紹,這項研究揭示了納米氧化鐵抑制胞內沙門氏菌的作用機制:沙門氏菌感染引起自噬,同時納米氧化鐵能夠進入自噬泡內并借用自噬泡內的酸性環境,發揮類過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胞內活性氧水平,與溶酶體共同作用清除胞內沙門氏菌,從而起到了抑制沙門氏菌增殖的作用。
目前,這一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生物醫學權威學術期刊《theranostics》上。
來源:揚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