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草莓是最臟的水果?大蒜熗鍋引發癌癥?洋蔥可以殺死感冒細菌?都是網絡謠言!可在過去的2018年里,確有不少人上了當,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體。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指導,中山大學和騰訊公司聯合出品的《2018年網絡謠言治理報告》對外發布,報告總結了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及騰訊公司謠言治理成果,推出2018年網絡謠言關注度榜單及熱點案例分析,并對中老年人易感謠言進行重點分析。
報告顯示,騰訊微信平臺不斷加深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持續開放辟謠能力,網信、公安、食藥監774家機構在微信上聯合辟謠。2018年全年共攔截謠言8.4萬多條,辟謠文章閱讀量近11億次。騰訊新聞較真平臺提供專業的事實查證,2018年共生產3212篇辟謠內容,超過3.34億人次受到辟謠科普。報告分析,食品安全、醫療健康、社會民生等領域均是謠言“重災區”,如“菠菜豆腐一起吃會得結石”“洋蔥殺死感冒病毒”等均為網民極其關注的謠言案例。
對于食品安全類謠言套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大數據傳播實驗室副主任何凌南介紹,主要是惡意散布食品安全風險,切中公眾恐懼心理,比如,咖啡有強致癌物等;包裝養生常識,誘導公眾陷入認知誤區,比如,菠菜豆腐一起吃會得結石等;夸大其詞、舊聞翻炒,比如,熱苦瓜水、熱檸檬水、熱鴨梨水可以抗癌等。
針對醫療健康類謠言套路,何凌南表示,主要為用不實“偏方”炮制“季節謠言”,比如,洋蔥殺死感冒病毒套路;用“偷換概念”編造“科普常識”,比如,經常吃早餐很危險;被這種蟲子咬了或染“新型艾滋病”;用駭人標題引發公眾恐慌,比如,3月將流感大暴發等。
報告認為,謠言鑒別力弱、受教育程度低、主觀幸福感低的中老年人更易傳謠。“中老年群體大量轉發的謠言一般具有情緒消極,引發人們死亡恐懼,強調事件對身心帶來的不良后果等特點。”何凌南說。
在當天舉辦的網絡謠言治理大會上,10個“年度辟謠合作伙伴”獲表彰,包括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友誼醫院、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春雨醫生、中科院之聲、上海辟謠平臺、人民網求真欄目和首都網警等。
來源:光明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