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一些保健品企業的宣傳語中,以保障健康及有效抑制疾病等為名,通常包含很多生物、醫學及科技術語,加上各種抗衰老、防癌抗癌、預防疾病等煽動描述,向城市富裕階層、老年人群體、醫院病患及一些慢性病患者實施精準營銷,讓市民防不勝防。昨日,南寧市工商局12315中心發布2019年第1號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科學合理選購保健品,避免聽信虛假夸大宣傳和盲目消費。
另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官網發布《關于防范保健食品功能聲稱虛假宣傳的消費提示》,整理出市場上針對監管部門批準的27類保健功能的虛假宣傳表述。《提示》明確規定,保健食品聲稱“有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功能”是可以的,但若表述為防癌、抗癌,對放化療有輔助作用等則為虛假宣傳;保健食品聲稱“可輔助改善記憶”是可以的,但表述為提高智力、提高學習專注力、提高考試成績、緩解腦力疲勞、緩解頭昏頭暈、預防老年癡呆等就是虛假宣傳。
如果遇到保健品或保健食品存在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的,應撥打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12331或者消費者維權熱線12315進行投訴舉報。
選購保健品需留意以下方面
●科學理性看待保健品。保健品不是一個法律概念,所有與健康、保健相關的產品都可統稱保健品,而保健食品有法律概念,本質是食品,受《食品安全法》調整。戳破保健品、保健食品騙局最好的武器就是知識,首先要明確保健品和保健食品不能包治百病,不能治療疾病,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更不能替代藥品,有病還須去就醫。
●看銷售場所資質。消費者應到證照齊全的正規場所購買產品,特別要注意有沒有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并索要正規的銷售憑據。切忌通過非法傳銷、會議營銷、電話營銷等途徑購買保健食品。不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健康知識講座、專家報告、免費試用等活動。
●查外包裝和說明書。消費者在購買時應仔細查看外包裝標簽標志相關信息,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標簽上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號的預包裝食品,不要購買標簽或說明書中提及可以預防疾病、有治療功能的產品,不要購買標簽上沒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但聲稱是保健食品的產品。
●辨廣告和宣傳內容。消費者要記住保健食品被批準允許的幾類功能,尤其是老年消費者切勿聽信將保健食品說成靈丹妙藥的虛假宣傳。凡聲稱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一律不要購買;未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一律不要購買。作者: 梁靜 熊至娟
來源:南寧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