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鄉鎮(街道)食品安全辦公室作用,打通基層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近日江蘇省南通市食安辦印發了《鄉鎮(街道)食品安全辦公室規范化運行標準(2018版)》,建立標準體系,推進基層食安辦工作標準化、運行規范化。
目前全市共設立鄉鎮(街道)食安辦103個,落實專職工作人員138人,劃定食品安全工作網格1719個,并通過層層簽訂年度工作責任狀、實施工作考核等方式將責任落實到位。全市建立1758人的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和1262人的信息員隊伍,通過考核發放年度工作補助經費約500萬元。推進基層食安辦規范化運行工作,是該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基層食品安全工作運行機制,完善“上下統一、體系完整、規范有序、運行高效”的基層食品安全綜合協調體系,督促鄉鎮(街道)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切實提升基層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推動基層食品安全長治久安。
基層食安辦規范化運行工作以“有機構、有場所、有人員、有保障、有職責、有考核、有培訓、有臺賬”和“管理責任網格化、日常巡查常態化、單位場所戶籍化、監督執法聯動化、監管手段信息化、問題發現導向化”的“八有六化”為總要求,圍繞組織管理、制度機制、硬件建設、鼓勵創新、否決項五個方面19項具體指標,規范鄉鎮(街道)食安辦組織架構,明確工作內容,完善工作機制,改善設施裝備,強化保障供給,提升綜合協調能力,努力建設責任到位、制度健全、保障有力、運行高效的基層食安辦。
據了解,南通各縣(市、區)已將基層食安辦建設作為加強日常管理工作、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海安市注重發揮基層食安辦在食品安全日常巡查、風險隱患排查、重點領域治理、專項整治、宣傳培訓等方面的屬地管理作用;港閘區各街道(開發區)已將基層食安辦規范化運行經費納入明年工作預算,全方位推進食安辦軟硬件提檔升級,推動監管部門與基層食安辦常態化協作互補,基層食安辦將食品安全與綜治網格深度融合;崇川區在城東街道實行食品安全“4451”工作法,推進分局和街道的有機融合,并發動廣大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監管;通州區開展“食安通州聯創區”試點,以監管部門與社區村居共建的形式,探索農村集體聚餐的全鏈條管理,建立健全村(居)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南通市提出,2019年底全部鄉鎮(街道)食安辦均要達到規范化運行標準。在推進規范化運行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工作實效,反對形式主義,通過規范化運行切實解決影響基層食品安全的突出、難點問題,把鄉鎮(街道)食安辦打造成基層食品安全工作的“前沿哨所”。作者: 張瑜 李黎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