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經過多次公開征求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將于2019年元月1日正式實行。這次在電商法中,把微商和代購以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身份納入到監管范圍。記者發現,隨著實行日期的臨近,代購圈正上演著“絕地求生”,行業或將重新“洗牌”。專家表示,長遠來看,代購行業會良性發展,消費者也將從中受益。
《電子商務法》中明確規定“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均為電商經營者,必須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
這意味著,一般經營規模較大、頻率較高的職業代購,都應登記為市場主體,取得相關許可,并且需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稅款。復旦大學法學院講師葛江虬指出:“它確定了線上線下相統一的規則。把以前一些線上的經營者,包括微商、代購還有通過網絡直播來進行銷售的人群,也納入到了法律規制的范圍內。”
葛江虬表示,電子商務經營者,無論是個人還是平臺,一旦出現偷稅漏稅或者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將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記者采訪了幾位個人代購經營者,他們表示,電商法馬上實行了,對他們比較直接的影響是管理成本和稅務成本將直接上升,有的選擇了放棄。代購胡女士說:“在兩個月前聽說了這個電商法,我去申請了一個簡單的經營服裝、鞋包的營業執照,跟做代購沒有太大的關系,目前還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收入一定會減少很多,而且很難做。因為一旦交稅,報價就會上去,報價一上去,很難有顧客找你買東西了。”
還有的代購表示:“以后代購必須要兩頭都開公司,要合法交稅,商品物流必須是合法的,沒辦法大批量地批給大家。這樣的政策其實有一定的好處,代購風行了這么長時間,還是會存在一些賣假貨的行為。如果讓我去辦營業執照,我會放棄這個行業,去做別的。”
深圳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洪培林認為,既然微商、代購等行業現在被國家認可,就要保障它的健康發展。當這個市場確定是屬于國家認可、可以去發展的時候,一部分有實力的微商、誠信經營的代購們,就能在市場中更加快速健康地發展;一部分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或者欺詐消費者,包括傳銷等這樣的群體,就會從市場上消失。未來市場會得到更加有保障的發展。
電商法的出臺并不是要取締個人代購,而是嚴格規定了準入門檻。洪培林認為,這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環境。“對于消費者本身來講,電商法出臺后,可以幫助我們在網上買到更加放心的產品,因為所有產品都要求有追溯機制。同時,也要求當消費者在網上消費權益受到損害時,相關平臺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也就是說,可以確保我們買到的東西或者購買的服務有據可查、有根可追,不至于在網上買到假貨。”洪培林說。
今年,在電子商務法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后,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表示,電子商務法的特點之一,是促進行業發展。因為電子商務屬于新興產業,電子商務法就把支持和促進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擺在首位,拓展電子商務的空間,推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所以,法律對促進發展、鼓勵發展作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規定。作者: 劉樂 馬喆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