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難點】 南湖區是嘉興市的主城區,商業繁華,但老年人較多。近年來,隨著保健品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出現了不少欺詐行為,由于經營活動具有隱蔽性,形成了“貓捉老鼠”打完一批又出現一批的“頑疾”。一些老年人還不愿意積極配合,或者缺少科學的辨別力,對打擊保健品欺詐違法行為帶來了不少困難,使之無法得到徹底“根治”。
【突圍路徑】 針對保健品欺詐行為面廣量大、容易反復的現狀,南湖區摸清底數,實現“靶向治療”,對全區保健品會銷場所進行精確打擊。同時,南湖區從消費源頭上創新機制,培養老年人正確的保健品消費觀念。截至目前,全區已立案37起,罰沒款99.26萬元,同時主城區部分會銷單位自主關停或搬離,鄉鎮轄區基本實現“零會銷”。
精準定位 重拳打擊
近日,在建設街道某保健食品店,南湖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發現,該店經營者召集了20名老年人在觀看視頻。該視頻宣稱,該店經營的某保健產品具有減輕老年癡呆現象等功效,這樣的行為已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最終,區市場監管局對該店經營者罰款25萬元。
能夠精確定位到這些違法行為,離不開前期南湖區市場監管局對全區保健產品經營單位的細致排摸。今年自啟動“稽查輪訓—集中整治月”活動以來,區市場監管局打破各鎮、街道轄區限制,以農貿市場周邊、辦公寫字樓為重點區域,開展地毯式的保健產品會銷場所集中整治。行動當月就立案查處欺詐案件14起,對保健產品會銷行業起到極大的震懾。
對前期大排查中的“漏網之魚”,南湖區還制定了《南湖區保健產品欺詐行為舉報獎勵(試行)辦法》,鼓勵群眾、消費者收集線索舉報。結合“放心消費在浙江”活動,南湖區還開通保健產品投訴舉報處理快速通道。此前,湘家蕩市場監管分局針對轄區內會銷松花粉產品的投訴,一方面聯合多部門查封涉事場所;另一方面及時登記相關消費群體,做好統計,最終成功為56名老年消費者挽回16萬余元的損失。
保健產品經營單位眾多,因分散在全區不同地段,僅靠日常巡查并不能完全取締其中的違法行為。今年,區市場監管部門通過保健產品抽檢、無證無照專項整治,配合高密度、有針對性的檢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為了織密立體式保健品反欺詐“網”,南湖區還通過各鎮、街道基層市場監管所(分局)的日常監督,強化行業自律,通過建立保健品行業qq群等方式,網上快速調解消費糾紛,并組織百家保健品企業參加行業“百日無理由退貨”承諾大會。
鎖定“靶心” 定向“治療”
老年群體是保健品欺詐行為的直接受害者,同是也是保健品反欺詐宣傳的重點。
為此,今年6月,南湖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嘉興老年大學,舉辦了食品安全宣傳周暨食品、保健食品欺詐與虛假宣傳整治活動。同時,南湖區還借力嘉興老年大學涉及萬名學員的資源平臺,創設“南湖區保健產品反欺詐教育宣傳示范點”,普及食品安全消費知識,提升老年消費者的防欺詐能力。示范點還專門設立“保健產品監管”公眾微信平臺。
為擴大宣傳面,今年南湖區還在11個鎮(街道)全面推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與虛假宣傳整治“百場”宣傳活動,結合典型案例,把保健產品反欺詐宣傳講課“進商超、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
截至目前,全區各鎮、街道已組織各類宣講70余場,參與群眾達萬人。同時,南湖區市場監管局還制作了“防范保健品消費欺詐”宣傳圖片38篇(幅),張貼于農貿市場、農超等老年消費群體集聚的場所,發揮防范警示的最大效果,全方位營造“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良好社會共治氛圍。
來源:嘉興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