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菜市場,各種蔬菜在攤位上等待人們采購,里面熱熱鬧鬧,人聲鼎沸。人們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菜籃子裝滿了。改革開放以來,人們買菜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只能在國營商店憑票購買,到如今前往各大商超購買,肉、禽、蛋、奶、果、菜、水產等齊聚日常餐桌。
蘿卜曾是當家菜,糧食不夠紅薯湊
改革開放前,除了經濟,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都在計劃之中。每人每月多少糧票、多少油票,都是有規定的,當然買菜也得憑票。
1975年,當時19歲就到洛陽市蔬菜公司(現洛陽市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的林紅波介紹,那個時候,國有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市民買菜沒有第二家可選,而且買到的幾乎都是本地菜品。
從小在西工區長大的包豫生回憶,改革開放前,西工區和老城區部分區域還都是菜地。大家冬天吃得最多的是蘿卜、白菜。入冬后,人們都要憑相關的票證到蔬菜公司購買冬貯菜,每家每戶按人頭計量,不買可以,想多買那可不行。
很多老洛陽人都有推著架子車排隊買菜的經歷,買回來的蘿卜就埋到土里保存,白菜則基本堆放在桌子下面,用個圍擋遮住。
包豫生說,當時蘿卜就是當家菜,平時炒著吃、腌著吃,過年時配上肉餡包餃子。紅薯呢,糧食不夠它就當糧食蒸著吃、煮著吃,蔬菜不夠,它就當蔬菜炒著吃。肉、蛋、奶當時則是“奢侈品”,普通市民只有逢年過節家里來客人了才會買一點兒吃。
婚宴有粉絲吃臉上有光,農貿市場建設高潮出現
1980年至1982年,洛陽曾出現過一段時間的粉絲短缺現象。洛陽市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躍軍說:“當時由于稀缺,粉絲屬于高檔食品,只有個別單位才能分到。”
提起粉絲,包豫生言語間有著自豪感:“誰的婚宴里如果有粉絲,就會覺得特別有面子。我結婚的時候也是費了好大勁兒,才讓賓客們在肚絲湯里吃到了粉絲。有人弄不來粉絲,就用細掛面替代,那味道可就大打折扣了。”
個別商品的短缺現象正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直到現在,包豫生依然對粉絲情有獨鐘,做菜做湯的時候仍覺得粉絲是不可替代的。
1984年后,國家取消了農副產品的統派購制度,進一步放寬了長途運輸政策。此外,不少農民不再將菜賣給蔬菜公司,而是自己拉到城里銷售,地點往往選在國有蔬菜公司經銷點附近等。
以前,蔬菜公司賣什么,市民買什么;現在,到各大商超,市民想買什么就能買到什么。
市工商局市場科的李金星說,1984年到1990年,我市農貿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出現一次高潮。初期,由于條件有限,人們選一塊地,圍一堵墻,搭幾塊板子,拉幾根繩,生意就做起來了。20世紀80年代后期,設施較為完善的一批全封閉棚房結構的市場相繼建成開業,如康滇路農貿市場、周公路農貿市場、啟明東路農貿市場。
在周公路農貿市場經營水產的張軍太,1989年從嵩縣老家來洛陽市區賣魚,至今已快30年了。提起當時的場景,張軍太感慨地說:“一開始我沒有門面房,在周公路旁占個位置就開張了。來買魚的基本都是在附近廠礦上班的南方人,他們弄根草繩穿到魚嘴那兒,把魚掛到自行車車把上就走了。咱北方人會吃魚、喜歡吃魚的當時還不多。”
平價菜、放心肉讓市民吃得安心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馬路市場占道經營問題開始嚴重影響交通和市容市貌。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市提出“搬遷、撤銷馬路市場”,一批馬路市場在這一浪潮下搬遷完畢。
在民營農貿市場不斷發展的同時,國有蔬菜公司并未完全退出市場,國營菜站享受的各項優惠政策不變,銷售平價蔬菜,以平抑市場物價。
2001年,市政府啟動“放心肉”工程,為確保供應我市的生豬肉品質量,市政府取消了原來的18個生豬屠宰點,確定江泰和春都兩家生豬定點屠宰點,明確農貿市場生豬肉由工商部門監管。我市僅2003年就組織肉品市場專項檢查240余次,查處經銷私屠濫宰肉3470公斤,罰款30多萬元。
這一時期,超市等開始大量出現。干凈的環境、碼放整齊的物品、四季如春的溫度……這些超市給市民買菜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新鮮果蔬隨時買,網上下單也方便
現在,新鮮的蔬菜水果,市民可以隨時購買,海南的椰子、美國的蘋果、泰國的火龍果也可以通過電商冷鮮物流直接送到家里,市民每天吃的食材可能來自全球各地,“食物的疆域”也隨著我們國家開放的腳步,不斷擴大。
家住洛龍區的70后崔先生說:“我小時候有一次跟大人去商場看到了一個大冰箱,當時我的想法是,誰家能買那么多菜把冰箱裝滿呀!現在每次買菜回來都覺得自家冰箱不夠用,想起自己當初的想法真是好笑。”
改革開放40年,市民從只能購買單一的菜品,到如今進了超市會為購買何種蔬菜而煩惱,菜籃子里的菜品在不斷增加,買菜的環境和方式也發生了難以想象的變化。
改革開放40年斗轉星移,沒有經歷物質匱乏年代的年輕人很難理解匱乏這個詞的深意:為什么有人提起紅薯,胃里就反酸?為什么有人對如今再普通不過的粉絲情有獨鐘?為什么有人仍對并不健康的豬油烙餅饞得直流口水……從那個物質匱乏年代走來的人,更加感恩與珍惜今日物質豐裕的生活。(洛陽晚報記者 郭飛飛 文/圖)
來源:洛陽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