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超市、電商等正規渠道售賣的絕大多數食品都已經十分規范、放心,不過也有消費者反映,有些廠家的食品卻仍然有在包裝說明上玩文字游戲的情況。一些模棱兩可甚至是容易產生歧義的文字表述,很容易誤導消費者。
很多消費者都知道,多數巧克力特別是黑巧克力產品都會在包裝的醒目位置標注一個百分比數值,這個數值越高,大致就表示巧克力主要成分“純度”越高,價格也就越貴。但本市消費者王先生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他最近就發現了一些問題。“以前這個百分比前大多都會標注‘可可脂含量’,而現在一些廠家卻標注了‘總可可固形物含量’。”業內人士稱,這兩個概念大不一樣。“總可可固形物”是包含“可可脂”“可可液塊”等多種可可成分的一個概念。同樣一種巧克力,“總可可固形物含量”的數值要遠高于“可可脂含量”。換句話說,“總可可固形物含量”的數字表面上要比“可可脂含量”更“好看”。記者隨后在采訪中發現,以一款知名品牌的黑巧克力為例,包裝正面醒目地標注著“85%”的字樣,但在包裝背面詳細說明中就能看到,“85%”是總可可固形物的含量,而可可脂含量僅為45%。值得注意的是,時下市場上多數巧克力產品都只標注總可可固形物含量,對可可脂含量并不進行標注。
除了巧克力以外,有些酸奶、面包等產品的包裝也存在文字表述模棱兩可的情況。消費者李女士向記者反映,現在市場上有不少品牌的酸奶都有類似“老味酸奶”的表述,并把“老味”作為一個賣點。但究竟“老味”是一個什么概念或者有什么標準,商家很難解釋清楚。不少消費者接受采訪時表示,從味道、口感上來說,也很難分辨出“老味”有什么特殊之處。再如一些品牌的面包,也有“經典面包”“老面包”“傳統面包”等說法,但究竟有什么區別消費者也是很難了解清楚,具體看產品的標準,也和普通面包沒有差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商家這些略顯含糊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出于追熱點、吸引眼球的目的,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還是應該看仔細,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不要被這些文字游戲迷惑。
來源:今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