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西河池市以“四抓”促“四新”為著力點,推進食品生產監管規范化建設,為全市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探索了新的路子。
抓規范管理,落實主體責任有新舉措。履行企業主體責任意識,與335家食品生產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質量安全管理員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健全企業主體責任機制,對所購進的每一批次原輔材料都向供應商索取經營資格、產品合格證明、生產許可證、產品標識和記錄完整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供貨時間、聯系方式等,把好入口關。建立企業承諾曝光機制,在新聞媒體公開承諾食品企業51家,曝光違法食品企業13家,呈現出“后進向先進看齊、正面以負面為戒”的良好局面。
抓長效機制,開展日常監管有新水平。推行食品藥品監管“六個百分之百”,即監管對象臺賬管理100%、入戶(店)監管100%、監管留痕100%、提出整改意見100%、整改復查率100%、監督抽驗率100%。對在產企業,全部按照風險等級確定的監管頻次,使用現場監督檢查系統進行檢查,使用系統檢查覆蓋率100%。建立量化分級管理,對量化分級管理中發現量化等級或評分下降的單位,加大日常監管頻次和力度,參加量化分級評定單位的公示率達100%。
抓問題導向,開展專項整治有新成效。以規范化手段為抓手,按照規范生產工藝流程和車間布局、規范生產操作規程、規范生產操作人員工作服裝管理、規范企業實驗室建設和運行、規范建立和運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五個規范”要求,開展以酒類、食用植物油、肉制品、豆制品、糕點等為重點品種,以生產經營環境條件、進貨查驗、生產銷售記錄、產品檢驗為重點環節的專項整治行動,提升食品生產企業環境檔次。全市現場檢查企業321家次、食用油銷售單位1902家,抽檢食品樣品299批次。
抓典型引領,創建示范工程有新提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創建“示范企業”“模范誠信企業”,按照“五個規范”,做到布局合理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規范化、環境整潔化;開展企業“互學互鑒”觀摩活動,召開現場推進會,以點帶面,推廣先進經驗,提升食品生產質量,全市共完成創建食品生產示范企業110家、小作坊150家。作者:洪泉 黃煥強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