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有一些宰牛作坊,采用給活牛注水的手法增加牛肉的重量。最近又有知情人向我們提供線索,由于南京周邊查得嚴,這些注水牛作坊轉移到了臨近南京的安徽全椒、來安兩縣,注水手法更加殘忍,注水牛肉主要銷售地還是南京。記者對此事進行了半個多月的跟蹤調查。記者將這一情況向南京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支隊進行了反映。近日,警方對此進行查處。(11月21日荔枝新聞)
一頭三百斤左右的活牛竟然注水120斤,12小時持續注水導致火牛流淚下跪,這樣的殘忍場面無疑讓人觸目驚心。值得追問的是,這樣的注水牛肉我們還敢吃嗎?筆者注意到,該私宰作坊曾被媒體曝光,目前又轉移到南京周邊繼續制造注水牛肉,如此之多的注水牛肉流入市場,無疑給消費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傷害。盡管黑屠宰場被警方查處,但是,這個黑屠宰場并非警方首先發現,更不是食藥監執法人員發現,而是知情人舉報的。如果不是有人舉報,這個黑屠宰場繼續給牛肉瘋狂注水恐怕不在話下。而且我擔心,注水牛肉被曝光只是掀開了私屠濫宰亂象的冰山一角,可能還有更多黑窩點、更多問題肉類,因為沒有群眾舉報,沒有媒體曝光,而繼續隱匿市場,危害消費者。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屠宰、販賣“注水肉”,以次充好的黑屠宰場與無良商販,無疑應該受到道德譴責與法律處罰。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消費者若購到“問題食品”,除了要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處兩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無良商販不是看重經濟利益嗎?那就依法啟動處罰程序,罰得他心痛肉痛,傾家蕩產!讓無良商販懾于違法成本考慮,不敢私屠濫宰,任性銷售“注水肉”?!缎谭ā返?43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因此,除了經濟處罰以外,相關部門還應考慮啟動司法程序,消除黑屠宰場和無良商販發黑心財的僥幸心理。
不僅“注水肉”繞過監管部門堂而皇之進了市場。從蘇丹紅、三聚氰胺到毒大米,從地溝油、農藥火腿到石蠟火鍋底料,從毒豇豆到多寶魚、瘦肉精。一段時間以來,食品安全事件不斷被曝光。我們的腸胃儼然成了食品化工廠。曾有消息說,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史璞頭裹白布絕食抗議病死豬肉進餐桌。雖說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監管部門,比以前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并加大了監管力度,但是,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大量“注水肉”流入市場無人管理,監管部門不作為,如是食品安全監管現狀令人堪憂。事實上,如果執法部門辦法多一點,監管到位一些,“注水肉”也不會在市場長期橫行。
食品安全的教訓太多太多。要重新樹立食品安全信譽頗為不易。生產者、經營者無疑要愛惜自己的羽毛,深刻反省、檢視,拿出尊重消費者的誠意,不干私屠濫宰、欺詐消費者的缺德事。但是,在商言商,商家的良心道德靠不住。相關執法部門要密切配合、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唯有從源頭上下工夫,從制度上強化、落實,前置食品安全監管關口,把食品安全監管常態化、制度化,才能堵住問題食品監管漏洞,化解食品安全危機,為市民營造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
面對“注水肉”橫行等食品安全問題,政府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與責任擔當,嚴懲黑窩點,切實監管好包括牛肉在內的食品市場。相關部門一方面要給消費者普及食品安全常識,教會消費者辨別“注水肉”等問題食品的方法;另一方面要主動到市場一線查處無良商販,并認真受理并重獎群眾舉報,動員千千萬萬群眾監督食品安全。通過執法監管與群眾監督的雙重力量,讓問題食品無處遁形。“兩高”已就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出臺了司法解釋,如果有人觸犯危害食品安全的法律紅線,就要高揚法律利劍,讓其付出應有的法律代價。監管部門不作為者也應受到相應的問責與處罰。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