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好,很多市民選擇到戶外郊游,看到郊外的蘑菇長得喜人,便會忍不住采摘一點。不過,這采摘蘑菇一定要謹慎。株洲市民喻娭毑就因為這蘑菇,吃出了問題。
近日,家住株洲荷塘區的喻娭毑串門時,發現一片沙地上長著白色傘狀的蘑菇。在她看來,純天然是最好的。喻娭毑將蘑菇采摘回來后,當天中午就做了一道蘑菇炒雞的菜。卻不想,吃完飯一個多小時后,喻娭毑與老伴都感到腹痛難耐,同時伴隨嘔吐、腹瀉的癥狀。
家人立即將他們送到了醫院。經醫生診斷,喻娭毑和她老伴是輕微食物中毒。醫生介紹,伴隨著秋雨,一些綠地和樹林里會長出許多野蘑菇。這些野蘑菇品種多,食用后引發的中毒癥狀表現各異,主要有腹瀉、胸悶、精神異常等。
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文瀾介紹,市民最好不要去私采蘑菇,每年科室都會碰到不少因食用毒蘑菇中毒的現象。“如果有惡心、嘔吐或者腹瀉、腹痛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不能自己在家里拖,拖的時間越久,可能會出現的癥狀就會越厲害,甚至會危及到生命。”
據了解,常見的毒蘑菇種類有白毒鵝膏菌、白黃粘蓋牛肝菌、臭黃菇等十多種,但蘑菇整體的種類很多,沒有具體方法來識別所有的毒蘑菇。另外,通常人們認為顏色鮮艷的野蘑菇才有毒,其實這不一定,許多顏色單一的、灰灰的野蘑菇也可能有毒。
中毒后如何處置
1、立即呼叫救護車趕往現場。
2、在等待救護車期間,為防止反復嘔吐發生的脫水,最好讓患者飲用加入少量的食鹽和食用糖的“糖鹽水”,補充體液的丟失,防止休克的發生。
3、對于已發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
4、為患者加蓋毛毯保溫。
5、急救時最重要的是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后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法制民生頻道融媒體記者 余俊)
來源:株洲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