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看去,你可能會以為它們是生長在河岸邊的美麗粉色小花。其實,它們是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的福壽螺產下的卵。
“遠看以為是花,走近一看全身膿包,看著就讓人惡心。”近日,長沙不少市民向三湘都市報反映,在桃子湖、月湖公園等水域都發現了福壽螺及其卵塊。記者走訪發現,福壽螺不僅影響觀感,也讓公園方傷透腦筋。
此前常有食用福壽螺感染寄生蟲的事情發生,因此不少市民擔心不慎接觸存在危險。對此,專家表示,皮膚接觸不會引起感染,不過要注意不吃生或未熟的螺肉。
【現象】 長沙多個公園出現粉紅色“桑葚”
日前,長沙網友“6x愛兩胖子”發微博稱:“月湖公園里的是不是福壽螺的卵啊,怎么沒有清理?這都成災了。”該網友同時發了幾張自己拍攝的照片,照片顯示,在蘆葦以及橋墩上,粉紅色的卵幾個連成一塊,有的蟲卵已經脫落。
9月11日下午,記者由月湖公園北門入園,還沒走多遠,便看到湖里蘆葦及荷葉桿上紅色螺卵密集存在。特別是在湖心拱橋處,幾乎所有的橋墩和隔水墻都已淪陷,淺紅、粉紅、玫紅的斑點成片出現。在水面上,也漂浮著不少脫落的殘卵。甚至在公園一些地方的木制扶手、石凳上,也留下了道道紅色身影。
市民劉女士反映,不僅月湖公園,在河西的桃子湖也有福壽螺的蹤跡。她介紹,自己前不久到桃子湖邊散步,卻意外發現很多這種粉紅色的卵,“看著很瘆人”。
記者來到河西桃子湖邊看到,許多正在生長的福壽螺集聚在湖周邊的低洼處,個頭大小不一,有的福壽螺甚至爬到了岸邊。在湖里生長的荷葉桿和水邊的樹干上,也不時可見一團團粉紅色的物體,遠看像紅花一般,很是顯眼,湊近仔細看,密密麻麻的螺卵球看上去像極了粉紅色的桑葚。
【調查】 公園為清除剿滅福壽螺傷透腦筋
“湖里的福壽螺夏天比較多點,總體上看,今年的數量比往年少了很多。”負責桃子湖管理工作的岳麓區風景名勝管理局天馬山景區管理科工作人員吳女士說,在桃子湖,幾乎每年都會發現福壽螺及其卵塊。而為了滅“螺”,大家可沒少花心思,除努力對桃子湖進行水環境綜合治理外,還會人工捕捉福壽螺及螺卵,然后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理。
她介紹,捕捉人員會乘坐皮筏艇進行螺卵捕捉,還會在湖里插放木板和竹片,引導福壽螺將幼卵產到人工放置的木板和竹片上。放置三到五天后,工作人員會將其拿出一次性銷毀。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進行巡湖,發現問題立即上報,景區會根據問題制定相關的解決方案。她告訴記者,為了湖區的動植物和水質著想,暫不會采用藥物處理,“如果大家有什么‘滅螺’好辦法,也歡迎給我們支招。”
月湖公園管理方也為滅“螺”頭疼。“福壽螺大概是近三年才發現的,幾乎是晚上活動,我們只能清早安排工作人員除卵。”公園管理處張女士介紹,相對去年而言,今年的情況還算好,但福壽螺的繁殖速度確實太快。對于如何去除福壽螺,她坦言,暫時只能通過人工刮取和打撈,有時會撒上漂白粉。
【部門】福壽螺過度繁殖會破壞水域生態系統
記者了解到,福壽螺從上世紀作為高蛋白食物引入廣東后,被廣為養殖。由于過度養殖,加之口味不佳,很快便被養殖戶丟棄,或釋放到野外。被棄養的福壽螺進入自然界后,由于缺乏天敵,氣候適宜,加上繁殖能力驚人,泛濫成災,禍害湖南、廣東、福建、浙江等地。
“福壽螺已經嚴重危害水稻種植等農業生產,是近年來農業最大的敵害生物。”長沙市農委科教處長夏禮明介紹,瀏陽市達滸鎮、沿溪鎮、古港鎮,長沙縣、望城區、寧鄉市等地均出現過福壽螺的身影。尤其是2009年夏天,福壽螺在瀏陽泛濫成災,成千上萬的福壽螺通過瀏陽河、南川河、撈刀河三大水系迅速蔓延至瀏陽全境,螺災面積超過10萬畝,經濟損失達1000萬元以上。
長沙市土肥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福壽螺會危害大部分的水生作物,如水稻、蓮藕、水仙花等。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如果任由它們過度繁殖,也存在破壞水域生態系統的危險。
“稻田里的水淺,福壽螺相對容易處理。”該工作人員介紹,水田與稻田里的福壽螺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捕殺、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最主要的還是農民自身要重視,比如在稻田里看到順手就撿出來,碰到蟲卵馬上進行處理,這樣就不會大面積爆發,“除此之外,目前還沒有其他更好的防治方法。”
釋疑
接觸、食用福壽螺對人體有害嗎
原本作為食材引進的福壽螺入侵城市公園水體,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呢?
研究發現,一只福壽螺可藏寄生蟲高達6000條以上,曾多次引起感染案例,最終退出餐飲市場。食品專家表示,食用了沒有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直接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主要癥狀表現為發熱、頸部僵硬、頭痛等,嚴重的可致癡呆甚至死亡。不過,皮膚接觸福壽螺不會引起感染,正常煮熟的福壽螺也不會致感染。所以,只要不吃生的或未熟的螺肉,并不會有危險。
田螺肉是長沙人喜歡的一道菜,如何避免誤食福壽螺,教你4招輕松辨識:福壽螺的外殼顏色比較淺,呈黃色,普通田螺大多為青褐色;田螺的尾長較尖,福壽螺尾平而短;福壽螺的肉顏色比較淺,呈黃白色,而普通田螺的肉多為青褐色;福壽螺的卵呈粉紅色,如果吃田螺時發現粉紅色的東西,很有可能是福壽螺。
延伸
隨意丟棄一、二類外來物種可能挨罰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迅速推進,外來入侵物種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湖南位于熱帶與溫帶接合部,生態環境多樣,交通條件便利,很容易受到外來物種侵襲。利用法律手段抵御外來物種入侵,迫在眉睫。
早在2011年,我省頒布實施《湖南省外來物種管理條例》,對外來物種引入、監測、防治和監督管理以及法律責任方面作了明確規定。
按照規定,我省對外來物種實行分類管理制度,按照不同危害程度,將其劃分為三類,一類是會造成危害的外來物種,二類是暫時不能確定是否會造成危害的外來物種,三類是不會造成危害的外來物種。而福壽螺屬于一類。
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一類外來物種。生產經營二類外來物種的,應當符合引入許可的種類、數量、地點和期限等,并建立檔案。對違法引入或生產經營一、二類外來物種的,或向野外擴散、放生,丟棄一、二類外來物種等,可由相關部門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責?!鲇浾?李成輝 見習記者 石芳宇 實習生 馮可
來源:三湘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