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醫學雜志》最新研究發現,血漿中維生素d水平與患癌風險呈負相關,不少媒體對此聲稱維生素d能防癌、抗癌。而數據顯示,全球約有十億人存在維生素d的缺乏。維生素d究竟是什么?真能抗癌嗎?
維生素d是一種環戊烷多氫菲類化合物,與甲狀旁腺素(pth)、降鈣素等激素一起調控血清鈣、磷濃度,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一旦缺乏會導致人體發生鈣吸收障礙,骨質大量流失,造成成人和兒童的各種骨病,因此,維生素d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
在《英國醫學雜志》這個研究中,該團隊在近20年中隨訪了3301例癌癥病例,測量了患者血漿中的維生素d水平,并與4044名對照組進行比較。
結果發現,排除性別、年齡、bmi、吸煙、飲酒、腫瘤家族史、體力活動等一系列因素,與血漿維生素d濃度最低的人群相比,血漿維生素d濃度最高人群的總體癌癥風險下降了24%。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研究其實具有局限性——由于是隊列研究,屬于觀察性實驗,實驗結果只能說明相關性,并不能得出因果關系。而且,這個研究主要分析了日本地區的數據,但不同地區人群維生素d差異很大,未必都適用這個結果。此外,研究中只測了一次維生素d的水平,而隨著時間推移,人體內維生素d的水平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
所以,并不能因此得出維生素d能抗癌的結論。目前國際權威機構也認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維生素d能抗癌。美國醫學科學院還認為:補充維生素d對于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沒有必要,甚至存在潛在危害。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過量攝入會在脂肪組織內蓄積并產生毒性。目前已知攝入超高劑量的維生素d(每日超過10000單位)會帶來腎臟損害;而血液中過高的維生素d水平可能還會增加胰腺癌的風險。
2017年,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更新了最新的飲食營養與癌癥報告,對維生素d與癌癥進行了分析。結果認為,目前僅有非常有限的證據顯示,維生素d可能對降低結直腸癌風險具有一定作用。總體來說,目前并沒有很強的證據顯示維生素d能預防癌癥。
那么,如何獲得維生素d?從目前我國的調查數據來看,維生素d缺乏在人群中比較常見,因此平時還是要注意補充。
維生素d的來源包括3方面:日光照射、天然食物和補充添加(強化食品、膳食補充劑、藥品)。不過專家建議,獲得維生素d還是以食物補充為主,切勿盲目吃太多補充劑。對此,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建議:為了預防癌癥,我們應該通過均衡的飲食來滿足營養需求,而不應依賴補充劑,更不要期待它能抗癌。
維生素d是一種比較奇怪的營養素。在人們日常攝入的食物中,除了多脂魚肝臟和蛋類以外,沒有幾種食物里面含有維生素d。對于人類來說,日光照射是維生素d最主要(80%至90%)、最天然、最經濟的來源。維生素d又被稱作陽光維生素。所以要盡量增加戶外活動,一般建議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每周兩次裸露雙上肢和雙下肢于日光下5至30分鐘。同時也要注意防曬,否則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