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網傳文章《鹽里面加了亞鐵氰化鉀》提到這種說法:“中央黨校余教授發現轉氨酶升高——總膽紅素升高——肌酐升高”,他排查所吃食品后認為罪魁禍首是鹽里面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
對于帖子上的說法,經查詢發現,今年2月,全國鹽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了《就近日有關自媒體傳播“鹽里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 危害消費者健康不實信息的有關說明》。說明中提到,有自媒體傳播“食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危害消費者健康的不實信息,多家媒體已分別進行辟謠。目前我國制鹽行業在食鹽中添加抗結劑“亞鐵氰化鉀”,是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執行的,我國食鹽安全是有保障的。
食鹽中要加入抗結劑?
因為食鹽打開后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受潮受濕就會結塊,而抗結劑就能防止食鹽結塊。簡單來說,抗結劑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食鹽的松散狀態,防止食鹽粘結在一起,這樣,炒菜的時候就不太容易手抖掉下一大坨。
微商代購的海鹽之所以未添加抗結劑,原因是海鹽是粗鹽,形態為大顆粒狀,因此這種鹽不需要加抗結劑, 全世界都一樣。
亞鐵氰化鉀是什么?
亞鐵氰化鉀別名黃血鹽,具有抗結性能,可用于防止細粉、結晶性食品板結。例如,食鹽長久堆放易發生板結,加入亞鐵氰化鉀后食鹽的正六面體結晶轉變為星狀結晶,從而不易發生結塊。作抗結劑,我國規定可用于食鹽,最大使用量0.005 g/kg(以亞鐵氰根計)。中國gb 2760-96規定,允許作為食鹽的抗結劑。最大使用量為0.01g/kg(以亞鐵氰根計)。 添加于食鹽中,用量0.01g/kg(以亞鐵氰根計)。具體使用時,可配制成濃度為0.25~0.5g/100ml的水溶液,再噴入100kg食鹽中。歐洲常將亞鐵氰化鉀用作葡萄酒中鐵、銅離子去除劑。
那么,它是否會危害健康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的評估數據,亞鐵氰化鉀的終生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0.025毫克。這相當于,一個70公斤的人每天吃下1.75毫克,吃一輩子都沒有問題。
我們通過食鹽可能吃下多少呢?中國國家標準允許的它在食鹽中的添加量為10毫克/千克。一般推薦的每日食鹽攝入量為6克以下,即便是極為重口味的人,一天的食鹽攝入量也就是10多克。按照20克來算,其中的亞鐵氰化鉀最多有0.2毫克。所以,不管你有多重口味,每天從食鹽中到的亞鐵氰化鉀距離“安全上限”都還很遙遠。
實際上,大家認為食品安全標準最嚴格的歐盟,允許的添加量是20毫克/千克——中國標準的2倍。
亞鐵氰化鉀加熱會不會分解?
亞鐵氰化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需要400攝氏度的高溫才能分解它。那萬一亞鐵氰化鉀在高溫400°狀態下,真的分解出了劇毒物質氰化鉀怎么辦?那大概需要一次性吃幾十公斤的鹽,才會中毒……
來源: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