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赋觯?022年,全省糧食優質品率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糧食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88%,主食品工業化率提高到25%以上。蘭州糧食現代產業園、天水區域糧食倉儲物流生態產業園、武威國際陸港優質小麥加工產業園區(以下簡稱“三大園區”)基本建成。
鼓勵組建“甘肅糧食產業聯盟”
《意見》指出,打破行業、地域和所有制界限,以效益為紐帶,大力培育糧食產業“產購儲加銷”聯合體。鼓勵大型骨干糧食企業和多元糧食市場主體組建“甘肅糧食產業聯盟”,發揮資源優勢,促進信息共享,形成發展合力,增強競爭實力。支持多元糧食市場主體通過產權置換、股權轉讓、品牌整合、兼并重組等方式,實現糧食產業資源優化配置。扶持民營糧食企業、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糧食經紀人等新型市場主體發展,鼓勵參與“優質糧食工程”等項目建設。
推進糧食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布局
依托省內糧食主產區、特色糧食產區和隴海、蘭新、蘭渝鐵路沿線貨場和鐵路物流園等糧食物流節點,重點推進三大園區建設,整合糧食生產、加工、物流、倉儲、銷售以及科技和人才等資源,推進糧食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布局,帶動全省糧食產業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支持糧食部門和糧食企業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與周邊國家和相關企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合作,與糧食主產區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機制。鼓勵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走出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內糧食主產省合作建立糧食生產基地。
支持蘭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建設糧食電子交易平臺
規范發展糧食電子商務,推進“互聯網+糧食”行動,推廣“網上糧店”“放心糧油+主食廚房”等新型糧食零售業態,鼓勵糧食產區建立“糧食銀行”。支持蘭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建設糧食電子交易平臺,完善網上競價交易制度,拓展物流運輸、金融服務等功能,吸引大宗糧食業務進場交易。保護和合理利用糧食文化資源,加強對河倉城遺址、張掖東倉、敦煌南倉等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古代糧食倉儲建筑和遺址的文物價值挖掘、闡釋和傳播利用。
支持放心糧油示范店建設
適應糧油產品消費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轉變的需求變化,以放心糧油示范店建設為重點,構建覆蓋更全、服務更優、質量可溯、渠道可查的放心糧油供應網絡。支持放心糧油示范店建設,嚴格統一授牌編號、統一店面標識、統一規章制度、統一報表臺賬、統一質量承諾,合理布局,動態管理,規范服務,引導放心消費、安全消費、健康消費,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鼓勵有條件的放心糧油示范企業開辦主食廚房,加快糧油的轉化和增值,使其成為政府監督規范、行業動態管理、百姓評價滿意的“大廚房”。
支持開發個性化功能性主食產品
支持推進米面、玉米、雜糧及馬鈴薯主食制品的工業化生產、社會化供應等產業化經營方式,大力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方便食品、速凍食品,保護并挖掘傳統主食產品和特色食品。促進應急供應、軍糧供應、成品糧儲備、糧油銷售、主食廚房融合發展。開展主食產業化示范建設,認定一批放心主食示范單位,推廣“生產基地+中央廚房+放心糧店”“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銷售”“作坊置換+聯合發展”等新模式。加強主食產品與其他食品的融合創新,支持開發個性化功能性主食產品。
實施優質小麥加工貿易基地建設工程
立足“一帶一路”通道優勢和蘭州新區進口糧食指定口岸貿易優勢,打通中亞國家優質小麥進口渠道,以建設三大園區為重點,帶動全省優質小麥加工和原糧、成品糧貿易發展,逐步將我省打造成為西部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優質小麥加工貿易基地。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將國際陸港糧食口岸、重點園區基礎設施、優質小麥種植基地建設和重點龍頭企業培育、關鍵技術設備引進、優質糧油品牌宣傳推介等納入相關規劃進行支持。
來源:蘭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