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生食淡水“三文魚”(虹鱒魚)可能存在寄生蟲的報道,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高度重視,一方面在相關內陸省份啟動冷水養殖虹鱒魚類中寄生蟲應急監測,此外風險監測一室相關人員在湖南省、郴州市和資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于6月22日赴目前在國內養殖規模居前的湖南省郴州資興市虹鱒魚養殖基地開展實地調研。
為掌握寄生蟲生長繁殖的可能性,調研中針對性地了解網箱養殖位置、水質和水溫情況,特別是詳細了解養殖場及周邊居民廁所污水排放情況,實地查看了養殖網箱水體環境,飼料配方和投料、孵化、魚病用藥等,此外,還與養殖技術人員就可能與寄生蟲生長有關的問題進行了溝通交流,同時采樣帶回湖南省疾控中心進行檢驗。在該養殖場的餐廳現場觀看了生魚片的加工方式。
通過本次調研,大家總體認為該虹鱒魚養殖場的周邊環境和水質條件較好,養殖過程規范,養殖條件總體不適宜寄生蟲生長,但魚體中是否存在寄生蟲還需要進一步檢驗。通過觀看生魚片的加工,對餐廳提出作為直接食用的動物性食品無論衛生條件還是加工方式都應符合衛生要求,且需要加強控制,避免交叉污染。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