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奕含、高雪瀅】7月7日,湖南農業大學位于瀏陽基地的科研玉米被當地村民偷摘。學生稱,他們全班科研競賽實驗因此受影響,損失上千萬,還有一位同學可能因此不能畢業。
在偷摘的村民中,一位扛著約有十幾斤蛇皮袋的老太太被師生們當場叫住。面對聞訊趕來的警察,一開始她拒不歸還,后在警方協助下交還玉米。然而截至目前,大部分被摘走的玉米仍未被追回。
湖南農業大學學生說:不是只被老人偷,是附近的村民都來偷了,那個老人因為年紀大了,她跑得比較慢而已。
實驗玉米被偷 科研競賽和學生畢業受影響
據了解,事發地點位于瀏陽縣,是湖南農大在此地設置的實習基地。從圖片看,實習基地并無圍墻,只有簡單的圍欄。
2017年5月1日,湖南農大師生插秧比賽展風采,圖自紅網論壇
《瀟湘晨報》援引一名帶隊老師的回憶稱,當天附近食堂的師傅目睹了一群“不速之客”進入實驗農田疑似采摘,便打電話通知了相關老師與學生。
“掰玉米的是一群人,年紀看起來都比較大了。”該老師稱,掰玉米的人群較年輕的看起來也有五六十歲,他們有的騎著三輪、電動車等交通工具,帶著麻袋將玉米一袋一袋地裝走。
等老師學生們趕到時,大家頓時做鳥獸散狀走開。“其中一個老太太年紀很大了,又沒有騎車。”這名老太太已經 80 多歲高齡,“一個人扛著一個可能有十幾斤的蛇皮袋”被老師學生當場叫住。由于雙方溝通有問題,互相聽不懂對方說什么,無奈師生只好報警。
沿溪鎮派出所出警處理此事,在警方的協助下他們拿回了老太太手中的玉米,然而大部分被摘走的玉米截至發稿仍然沒有追回。
對學生們來說,這批玉米是十分珍貴的科研材料:是班級的科研競賽實驗用品,其中還包括一名學生的畢業設計。
小湯說,估計科研競賽很可能就“涼涼”了,預計科研競賽“直接沒有結果”。帶隊老師表示,涉及到畢業設計的樣本雖然沒有被拿光,但是實驗數據已不完整。至于是否影響其正常畢業,還需該生與自己的導師進行進一步溝通。
小湯介紹,這些種子為育種家直接提供的原種,市場價格起碼兩千萬,導師曾特意強調說品種“一定要回收,不得外流”。
對于已經被摘下來的玉米,小湯認為科研價值已經不大了。“農作物的考種要到時期才行啊。”該玉米何時才能有結果還要根據其長勢具體考量,但此時被摘下顯然太早。“不然我們自己早就摘下來了。”
網民@keeprealme 隨后在微博上發帖,稱是自己班的玉米被偷,玉米種子為班主任給的原種,目前還未推廣上市。令人氣憤的是,事發后不久,又有人到基地偷棉花。
觀察者網編輯聯系到@sw丸膩的網民,對方稱自己并非當事學生,但也在該實驗基地種植水稻。對于事件經過,他證實了學生的說法。他還告訴我們,學生作物被偷并不罕見,甚至學生們自己種來吃的西瓜也被偷走。
據介紹,師生們在試驗田中耕種了許多作物。由于田地面積很大,周圍沒有防護措施,于是作物經常“莫名不見”。“之前一些蔬菜瓜果、棉花啊什么的,經常被拿走。”
帶隊老師稱,校方經常派人勸阻或制止,但仍然屢禁不止,“可能附近村民認為這些可以隨便拿,所以經常來”。
對于湖南農大師生的遭遇,網民們在批評之余,紛紛建言獻策。
比如通過科普、宣講讓周圍人了解作物價值,以及增加保安看護和外圍電網設施。
不過,安裝監控似乎沒什么效果,因為監控器都曾被偷過。
事實上,湖南農大的實驗基地不僅僅被附近村民偷竊,游客也是另外一大“破壞源”。
2016年,有媒體報道稱,也是湖南農大的一名碩士研究生在實驗基地所種的油菜花險遭游客采摘。“一株優良油菜的培育,可能會花費老師和學生幾年的時間,如果中途出了任何差錯,那就前功盡棄,只能從頭開始。這一點小差錯,可能只是游客無意中的隨手采摘。”
觀察者網注意到,為了保護實驗成果,今年3月,湖南農大發布通告,稱油菜花田今年謝絕踏青賞花。
而且,除了湖南農大,其他高校也曾遇到過基地作物被毀的情況。早在2013年,媒體就曝出華中農業大學的油菜試驗田因游客肆意踐踏而報廢,正常科研受到不良影響,很多博士生因此必須重新做試驗。
華中農業大學官方微博:游客踩踏致華農游菜產量試驗作廢
小編想起為了保護油菜花地,有位老太太曾棍棒驅趕游客的新聞,難道高校的學生們也只能用這種辦法解決問題了嗎?
突然,一位老奶奶拿著棍子跑向油菜花地沖游人喊:“出來照,別進去。”在里面留影的市民聽到后走了出來。
來源:觀察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