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7月7日訊(記者 楊彥 整理) “雞蛋不能多吃,否則膽固醇會高。”這是很多人的常識。最近瑞典醫生拿自己做了個實驗,每天吃上8個雞蛋,一周后膽固醇反而降了。其實早在之前,美國曾經修改過飲食指南,對每日膽固醇攝入不再設限。雞蛋真的可以放開吃了嗎?營養專家還是持謹慎態度,吃雞蛋還是要悠著點,放開吃也沒有必要。 海外醫生實驗:
一天8個雞蛋,膽固醇反而降了
雞蛋和膽固醇的關系,瑞典醫生鄔非·洛凡斯科夫也曾拿自己做實驗,從一天1個雞蛋,改成一天吃8個雞蛋,一周后,他的總膽固醇反而下降12%(從278mg/l降到246mg/l)。
在媒體的報道中,還稱人們對吃雞蛋的恐懼,大多始于100多年前的一項兔子實驗。1913年,俄羅斯病理學家尼可拉·阿尼契科發現,喂食兔子巨量膽固醇,兔子身體會出現動脈粥狀化式的損害。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將膽固醇攝入與心臟病連結在一起,但在兔子身上適用的膽固醇假說,并不適用于人。這是因為兔子本來就是草食性動物,飲食中不會吃到任何膽固醇,因此當它們吃進膽固醇后,身體不會啟動調控機制。但是人類的身體,每天都會制造1000mg-2000mg左右的膽固醇,相對來說,從膳食攝入的比例很低(20%)。而且,人類及其他雜食動物,具有調節膽固醇水平的能力:攝入得多了,身體就會少制造一些;攝入得少了,身體就會多制造一些。 相關:
美國也曾取消每日膽固醇限制
美國農業部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在2016年聯合發布過“2015年到2020年飲食指南”,其中引起較大反響的一條,就是取消了膽固醇每日攝入限量。此前,2010年的飲食指南也建議一天膽固醇攝取應低于300毫克,相當于兩個小號雞蛋,而新版飲食指南的主要建議中不再列入少吃雞蛋以減少膽固醇攝取量這一條。指南給出的理由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遠比之前的理解要復雜得多。對于每天攝入的膽固醇上限,或者是每天可以吃多少個雞蛋,新版指南沒有給出建議。
不過這項改變也引發了爭議。紐約大學營養學家奈索表示,新指南把限制攝取膽固醇的建議予以刪除引人關注,因為許多有關雞蛋和膽固醇的研究,都是由雞蛋業者資助。提倡素食的責任醫師協會表示,已向州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
專家說:吃雞蛋還是要悠著點
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夏朋濱告訴記者,膽固醇是一種維持人正常代謝的必需的物質,比如每天紅細胞“生老病死”,細胞膜的組成就需要大量的膽固醇,另外,膽固醇還是合成腎上腺素等的重要原料。人體中的膽固醇,可分為內源和外源兩種。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體吸收的膽固醇每天是有限量的,比如,這個人一天能吸收600毫克的膽固醇,那么超過600毫克后攝入再多,人體也吸收不了了,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但這并不是說膽固醇就可以放開吃。因為人體能吸收的上限,已經遠遠超過了建議攝入量了。
所以營養科醫生還是建議,膽固醇攝入要適量。一個血脂正常的人,一天的膽固醇攝入上限是300毫克,如果體內膽固醇已經偏高,則每天建議攝入量降到150-200毫克,相當于半個雞蛋的量;如果本身高血脂已經很嚴重了,那么就不建議再吃雞蛋了。否則多攝入的膽固醇,會在人體中沉積,最終引發動脈粥樣硬化。
此外,雞蛋屬于高蛋白食物,如果攝入過多,對人體腎臟等器官也是一種負擔。 除了雞蛋外,還有不少食物中也同樣含有膽固醇。食物中的脂肪決定了膽固醇的吸收量。在肉類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豬肉,而魚肉、蝦肉等白肉中脂肪含量低。
來源:揚子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