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周邊的零食店比比皆是,里面的小零食是否符合衛生標準?日前,記者從市市監局獲悉,為確保兒童食品安全,今年4-5月份市市監督管理局對鹿城、甌海、瑞安等地批發市場、校園周邊及校園內小食雜店等銷售的兒童食品進行抽檢。在抽檢的74批次食品中合格70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為94.59%,不合格項目為酸價、菌落總數。
據了解,執法人員隨機抽取了薯類及膨化食品、方便食品、乳制品、飲料、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等樣品。經溫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對重金屬、亞硝酸鹽、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糖精鈉、二氧化硫殘留量等項目進行檢測,發現在鹿城區五馬曉星食品店銷售汝州市湘汝食品廠生產的“不夠吃”辣條(調味面制品),菌落總數檢出值超標。在瑞安市高曉食品經營部銷售的荊州市無法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青豆(香辣味),酸價檢出值超標。在鹿城區五馬陶群食品店銷售的由潮州市福德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炸雞腿味(膨化食品),菌落總數檢出值超標;由潮州市潮安區奇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話梅肉,菌落總數檢出值超標。
“菌落總數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貯存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過標準值說明部分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據市市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菌落總數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本次檢出菌落總數超標的產品均未出現致病菌不合格,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
此外,產品密封不嚴或流通運輸過程防護不當,導致產品與空氣接觸、光線照射以及微生物及酶等作用,油脂被氧化變質產生油脂酸敗。長期食用酸價不合格產品,容易損害人體健康。
據悉,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市市監局已要求鹿城、瑞安屬地市場監管部門責令相關單位立即停止銷售、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并依法予以查處。其他經銷與本次監測被判定不合格食品相同品牌、相同貨品、相同批號食品的,也立即停止銷售,主動撤柜,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市市監局提醒消費者如發現上述不合格食品或合法消費權益受到損害,請及時撥打12345電話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來源:溫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