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嫩度測試儀,能夠模擬人類口腔的咀嚼,然后通過直觀的科學數據,來判定一塊肉煮熟后嫩度怎么樣。
中心副教授王鵬介紹,一般來說,中間色號的肉是最適合食用的,如果靠近顏色淺的肉,通常情況下會質地比較軟,吃起來沒有彈性、嚼勁,水分滲出比較多,還有亮度會特別高;再靠近顏色很深的肉,科學上稱作dfd肉,吃起來特別硬,沒有一點多汁感。
有的肉品,發白發軟,看起來就很不“精神”。王鵬說,這叫pse肉,這樣的肉不好看不好吃,在市場上也很難賣出去。“pse肉是指豬在屠宰前受到驚嚇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導致糖原快速分解形成過多的乳酸,使得肉顏色泛白肉質松軟,失水嚴重口感差的肉。”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李春保介紹,一到夏天,從專營店到配送點,再到快遞小哥的運輸箱、最終到達消費者,這一系列環節,冷卻保鮮能否實現“無縫對接”是老百姓和企業都非常關心的。“我們研發的乳酸噴淋減菌工藝和冷鏈不間斷技術及裝備,能夠保證從冷庫到餐桌的每個環節的微生物控制,并且將冷卻豬肉保質期由原來的2-3天延長至7天。”
20年前,冷卻肉的市場份額不足1%,現在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約30%,在發達地區消費比重達60%-70%。王鵬說,南京農業大學冷卻肉品質控制關鍵技術解決了冷卻干耗大、保質期短和品質難以控制等產業技術難題,在雨潤、蘇食等100多家企業推廣應用,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來源:新華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