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設計每天消化200噸餐廚垃圾,可現在每天只能回收60噸,工廠長期‘吃不飽’。”日前,面對公司的“窘境”,海南澄邁神州車用沼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學忠一臉無奈。
劉學忠所說的餐廚垃圾,是“地溝油”的原料,也是“泔水豬”的飼料。為了切斷餐廚垃圾的非法回收渠道,2016年,??趩硬蛷N廢棄物無害化處理ppp項目,無害化處理廠于去年7月投產。然而,運行近一年,這家??谑形ㄒ灰患沂跈嗲暹\餐廚垃圾的企業卻面臨回收難題。
據測算,??谌站a生約200噸餐廚垃圾,僅60噸左右的日處理量意味著,每天70%的餐廚垃圾去向不明,真正用途無人知曉。
垃圾“吃不飽”,處理廠虧損運行
去年7月,神州車用沼氣公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建成并投產運行。該廠處理規模為每天200噸,處理過程中利用了多項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每天運至工廠的餐廚廢棄物,經過破碎、分選、制漿等多個環節進入厭氧罐發酵產生沼氣,沼氣經過系統處理后送至加氣站,供??谑泄卉嚭统鲎廛囀褂?,真正實現了無害化,避免了“地溝油”進入食品市場。
然而,讓企業始料未及的是,由于餐廚垃圾規范收運率很低,處理廠每天僅能收集60噸餐廚垃圾,遠未達到設備滿負荷運行的條件。這導致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投入幾千萬元的機器設備也幾乎陷入停頓狀態。
“我們做過調研,??诿刻飚a生的餐廚垃圾在200噸以上,所以我們廠設計每天處理垃圾200噸。去年,在海口市環衛局的強力推動下,我們的簽約單位不少,可它們大多‘偷工減料’。目前,我們每天只能回收60噸餐廚垃圾,處于‘吃不飽’狀態。”劉學忠說。
劉學忠表示,處理廠的機器設備是全自動的,開機處理一次餐廚垃圾大約要10多個小時,人工、機器的成本費用一共大約4萬元。“處理200噸是這個成本,處理60噸也是這個成本。但產出懸殊,開機次數越多,虧損就越大。”
雖然入不敷出,但是收集來的垃圾還是得每天開機處理。“如果把餐廚垃圾收集積攢到200噸,再開機處理的話,等待時間過長,垃圾會發酸發臭。每天開機處理肯定是最好的,但是量不夠,只能虧損。”劉學忠說,目前公司每月的虧損額為10多萬元。
據了解,由于企業經營、人力成本不斷增加,加之處于虧損經營狀態,已導致餐廚垃圾收集運輸的推進更加艱難。
回收“正規軍”敗給“游擊隊”
“一家3000人單位的食堂,把餐廚垃圾賣給私人,一年可掙7萬元?,F在要讓他們無償提供給我們,當然不容易。”神州車用沼氣公司工作人員蔡彥琦告訴記者,雖然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可以變廢為寶,但大多數餐館老板會賣給私人,不愿無償提供給處理廠。“我們找企業簽約經常吃閉門羹,有些企業甚至要求我們每天幫他們打掃廚房,才能免費給我們提供餐廚垃圾。”
近日,記者走訪海口龍華區金墾路附近的美食一條街發現,每天晚上9點以后,陸續有小貨車沿路收泔水。臨近晚上10點,在??趪Q路,短短5分鐘內,記者就看到有兩輛泔水車“狂奔”而去。
據幾位酒店老板介紹,這些私人回收者大多不住市中心,餐廚垃圾一般都被運到海口周邊地區的養豬場。“收泔水的人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過來,他們屬于不同的老板。至于這些泔水收來用作什么,流向何處,我們也不大清楚。”在一家飯店工作的陳先生直言,“餐廳提供泔水會收取一些費用,雖然每次不多,可一年下來收入也挺可觀。”
近日,海口市環境衛生管理局、海南澄邁神州車用沼氣有限公司聯合對全市餐飲單位簽約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歷時一個月的摸排顯示,麥當勞(海南銀達國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各連鎖店、假日一品海鮮酒樓、皇馬假日酒店、龍泉海鮮酒樓等96家餐廚廢棄物產生量較多的單位未落實簽約工作,導致全市餐廚廢棄物日平均收運處理量僅為90噸。
劉學忠認為,目前,餐廚垃圾回收的原有利益格局尚未打破,大中型餐飲單位簽約工作進展緩慢。尤其是各大高校,沒有教育主管部門施壓,便不愿意簽約合作。與此同時,雖然有些餐飲單位表面上配合,但私下還是把大部分餐廚垃圾交給非正規企業或個人處理。
如何提高餐飲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早在2016年1月,海口就開始施行相關辦法,該辦法規定,未取得相關許可的單位或個人從事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活動的,最高將面臨5萬元罰款??赡壳俺枪堋⒐病⑹袌霰O督、環保等多個部門聯動機制尚未建立完善,組織協調各部門聯合執法行動開展不夠理想,以致無法對餐廚垃圾產生單位進行源頭執法。”對于目前餐廚垃圾回收、處理上的困境,海口環衛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并不諱言,“再加上利益的驅動,餐飲企業對餐廚廢棄物的規范回收就顯得不夠配合,任意交給無資質企業和個人收運以牟取利益。”
該負責人認為,“收運補貼標準偏低”也是造成餐廚垃圾回收難的重要原因。據了解,目前海口的相關補貼標準參照現行生活垃圾補貼,標準并不高,因此造成試點企業清運餐廚垃圾沒有積極性。
“完善的餐廚垃圾回收體系是防止‘地溝油’‘泔水豬’等流向餐桌的治本之策,政府除了促成企業和處理廠簽約,更重要的是要阻斷餐廚垃圾不合法的流通渠道。”在海南大學王毅武教授看來,處理餐廚廢棄物,不能僅僅依靠餐廚垃圾生產者的“覺悟”,而應該獎懲并行。政府在嚴格監管的同時,要研究是否可以免除餐廚垃圾排放者的“治污費”,并采取相應的激勵機制和政府補貼,提高餐飲企業參與積極性。
同時,政府作為監管者,應實行餐廚垃圾收運、處理行政許可制度,建立強制回收制度;同時建立嚴格的監管程序,實施嚴格執法。一方面,嚴格監管餐廚垃圾的流向,加大對餐廚垃圾生產者非法排放、非法出售行為的打擊力度;另一方面對于不具有收運、處理許可的不法收購者實施嚴厲打擊,讓其無利可圖、無孔可鉆。
來源:工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