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副會長張黎明16日在2018春季廣州茶博會發布會上透露,2017年中國茶葉出口量額均增長超過8%,創歷史新高。而2018年春茶提前進入采摘期,量、價均略增。
3月25日,農民在貴州省普定縣化處鎮化新村韭黃種植基地勞作。2018年貴州省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啟動以來,貴州各地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調減玉米等低效農作物種植面積。普定縣以“三種一養”為主體進行農業產業調整,種植業以種韭黃、茶葉、香菇為主,養殖業以養殖肉兔為主,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助農增收。
中茶協的調查顯示,2017年中國茶葉出口總量達35.5萬噸,同比增長8.1%;出口額達16.1億美元,增長8.7%;出口均價4.54美元/公斤,與上年基本持平。紅茶、綠茶和花茶出口量均有6%以上的較大增幅。當年度中國茶葉出口至12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茶葉出口超過萬噸的國家和地區有12個,占全年出口總量的64.8%.
張黎明表示,由于中國茶葉出口市場仍以傳統市場為主,雖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量有所增加,但考慮到綜合成本因素,預計2018年,總出口量將仍將保持在30多萬噸左右的水平。
據了解,2017年中國茶園種植總面積4588.7萬畝(不含臺灣地區),總產量持續增加,干毛茶產量為260.9萬噸,總產值達到1907.6億元(人民幣)。內地茶葉年消費量達到190萬噸,較前一年增長8萬噸,增幅為4.40%;市場銷售額達到2353億元,同比增9.54%.
2018年中國早春茶整體提前15-20天進入采摘期,總產量約在125-135萬噸,增幅約在5%以內;均價亦略高于去年,其中茶青價格上漲10%至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