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桓仁滿族自治縣八里甸子鎮馬鹿泡村特別熱鬧,永吉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與一畝田共享農莊簽約合作儀式暨一畝田共享農莊開犁儀式在這里舉行,來自沈陽和本溪的100多位“農友”參觀綠色小雜糧生產基地,品嘗綠色小雜糧食品,認領一畝田。
當天上午,來自沈陽和本溪的數十輛房車、轎車停在馬鹿泡村路邊,大人、孩子搶著扶犁。簽約儀式和開犁儀式后,大家來到永吉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參觀農產品,品嘗合作社生產的青食玉米等特色美食。“我特別喜歡馬鹿泡村的玉米、黏米飯,這個味道是六、七十年代的味道。”明山區高臺子街道恒大綠洲的居民王阿姨開心地對記者說。
2014年,為了帶領村民增收致富,村民張立安發起成立永吉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在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指導下,合作社采用古法耕種的方式,種植黑糜子、谷子、蕎麥和玉米等八種雜糧。這些樸實憨厚的農民利用當地土質肥沃、水質純凈和空氣清新等優勢,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不噴灑除草劑,施有機肥和農家肥,人工除草,利用太陽能燈除蟲,采用生物制劑驅鳥,生產出了高品質的雜糧。
在此基礎上,合作社購進了先進的糧食加工設備,對雜糧進行精加工,避免營養流失。永吉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小雜糧投放市場后,供不應求,深受消費者的青睞。2017年,合作社順勢而為,擴大雜糧種植面積,由當初的幾畝地增加到現在的560畝,入社會員達337戶。更可貴的是,這個合作社指導大批散戶從事綠色種植,生產雜糧,再由合作社統一收購、加工、對外銷售,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每畝地增加收入4000多元。
永吉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綠色雜糧多次參加沈陽的農產品博覽會,贏得眾多省內其他城市市民的青睞。為了可以常年吃到馬鹿泡村的綠色小雜糧,沈陽市民王化威發起成立一畝田共享農莊,100多位沈陽和本溪的市民紛紛加入農莊,成為“農友”,通過認領一畝田的方式訂購永吉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綠色小雜糧。
“‘農友’可以參與或監督春種、夏管和秋收,親眼見證合作社生產小雜糧的全過程。”永吉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立安說,“我們也可以根據‘農友’的需求調整種植結構,生產城里人喜歡吃的各種糧食。”
日前,永吉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的黑糜子大黃米通過香港權威機構的農殘和化殘檢測,達到歐美標準,獲準參加在柬埔寨舉行的東盟農產品博覽會。
來源:本溪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