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豬價真的沒有一點上漲的希望了嗎?近幾日,很多人咨詢小兜——豬價什么時候能夠反彈?說實話心里面也沒底。在網上找那些“牛人”的分析,希望能窺到一點上漲的希望。但他們也很少給一個準確的上漲預估,只是說“庫存去了,消費好了,豬價自然漲了”——這不是廢話么!
與很多養豬的大哥們交流下心得,結合當地生豬市場的變化,覺得還是有點靠譜的想法。所以,結合大家的商量以及對豬周期的理解,給大家帶來幾點分析預測!
要想豬價升上去,有兩點!一是,希望低價把存欄豬消耗的七七八八,二是,國家第二次臨儲來提升養豬人信心(減少盲目拋售)。這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使得市場上存欄減少,把供應端的劣勢調整為優勢,才有可能把豬價拉起來。當然消費端咱們是控制不了的!
什么時候才是豬價上漲的階段呢?估計很多想問!2017年秋季,由于環保等因素,其實多地母豬淘汰量很多。按照常理說,2018年5月前后,豬價應該上漲的。但由于17年年底那兩場下雪,應該出欄的標豬被留下來,為供大于求的后市埋下伏筆。這使得春節后到現在,市場上牛豬簡直“井噴”式的出現,把供應短缺生生變為供應富余!要消除這些牛豬,估計還得2個月的時間,因此,豬價上漲估計得在1個半月到2個月以后,也就是陽歷7月左右。
如果真的這樣,估計今年豬價相對的“高峰期”,會在農歷5月到9月,中間高低起伏在所難免。但到農歷10月份以后,豬價還是會跳井式的下降。
很多養豬大哥表示,網上那些報價是否有水分,現在市場上的豬真的有那么多嗎?其實對于這塊懷疑,我是持認可的態度。目前來說我國對于農業這塊大數據采集還不是很完善。當前市場與養殖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養殖戶養豬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其實參照國外的養殖行業,人家已經具備一套成熟的大數據等信息服務體系以及預警體系,所以人家的養殖人員的 行為就不會那么盲目,市場信息的透明化讓他們輕松應對豬周期!
來源:豬農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