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是人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面上食用油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人們買油時,會發現食用油有一級、二級等等級,橄欖油還有特級。是不是等級越高營養價值越高呢?本市公共營養師王鑫提示,食用油的等級實際上代表的是質量等級,等級越高,精煉程度就高,但并不意味著等級高這種油的營養價值越高。
市面上出售的食用油基本為植物油。根據我國油料品種、質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加工工藝,確定植物油的質量等級。按照相關規定,我國市場上的一般食用植物油(除橄欖油和特種油脂外)共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4個等級,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浸出花生油、浸出油茶籽油等分為一到四級,而壓榨花生油、壓榨油茶籽油、芝麻油等則只有一級和二級之分。等級越高的食用油,其精煉程度越高。也就是說,在加工過程中,精煉加工越充分,油脂的品質越高,但精煉過程中也會去掉很多有益成分,比如胡蘿卜素、維生素e等。所以不能憑等級高就斷定這種油的營養價值越高。一些二、三、四級的食用油的營養未必就輸給一級或是特級。
市民在選購食用油時,不必太過在意等級。不管是什么等級的食用油,只要符合國家標準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購買時可以根據自己及家人的需求來選擇。比如,家中有孩子、老人或是孕婦,希望營養可以多元,就可以選擇等級低一些、營養成分保留更多的食用油。如果喜歡油質干凈無瑕,看著很清澈的,就可以選擇等級高的。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烹飪喜好來交換著使用食用油。比如,做高溫烹調的菜時,使用雜質少的高等級食用油,油煙會少。做蒸、煮、燉、涼拌等菜肴時,可以選擇等級低的油。低等級的油因為含有雜質多,高溫條件下會產生很多油煙,更適合低溫烹調。(津云新聞編輯曲璐琳)
來源:北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