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食品藥品執法支隊投訴舉報中心與市公安局就職業打假人問題開展了一場座談會。泉州市食品藥品執法支隊投訴舉報中心就2016-2017年有關職業打假人的投訴舉報件進行整理,共整理出疑似職業打假人300余人,相關投訴舉報件700余件。
近年來,隨著食品安全社會關注度的提升,職業打假人在預包裝食品標簽、食品中添加非食藥同源藥材、過期食品、假冒偽劣產品等方面進行頻繁打假。這些人為了牟取私利,把打假當成一種營生或一種賴以生存的手段,利用法律空白和商家息事寧人的心理獲取灰色收入。
在座談會上,泉州市食品藥品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就目前的接訴情況來看,我市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平均每周接收疑似職業打假的投訴至少數十宗,并且數量已經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部分職業打假人大量購買相關商品,且附有購物視頻,然后大額索賠,從常理分析,這不符合正常消費規律。還有一些職業打假人索賠未果,反復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造成了執法部門的執法資源浪費,為控制這種現象,需要公安機關的介入調查。
泉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市食品藥品執法支隊投訴舉報中心收集到的材料對商家進行走訪調查,對職業打假人涉嫌存在敲詐、勒索、造假打假的行為依法處理,嚴厲打擊。同時建議在法律法規對職業打假人的行為未做出進一步規范之前,食藥監管部門仍應始終堅持依法、依職責的原則,對其做到不排斥、不遷就,并依據《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規定,對職業舉報人提供的線索進行執法檢查。
下一步,泉州市食品藥品執法支隊投訴舉報中心將在工作中針對投訴量多、投訴頻率高、大量購買后大額索賠的現象進行整理,收集疑似職業打假人信息,公安機關將根據中心收集的信息進行摸排,盡早介入調查,嚴厲打擊職業打假人敲詐勒索商家、騙取舉報獎勵的惡劣行為,從源頭解決問題。
來源:泉州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