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北京市質監局、河北省質監局共同組織制定,分別發布了《冷鏈物流?冷庫技術規范》等8項京津冀冷鏈物流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并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13年,天津市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兩岸冷鏈物流示范城市后,由天津市商務委提出并歸口,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天津市商務委組織制定了天津市冷鏈物流儲運銷系列地方標準,于2015年發布實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商務部、國家標準委給予了充分肯定,建議將該地方標準形成京津冀區域標準。京津冀三地標準化部門和商務部門聯手,經過三地專家和企業一年多的共同努力,結合北京和河北兩地的實際情況,修改完善最終形成8項京津冀冷鏈物流區域協同地方標準。
在發布的8項冷鏈物流系列標準中,《冷鏈物流冷庫技術規范》主要對冷庫的設計、輔助設備、溫控系統、安全管理和運行維護進行了規范;《冷鏈物流 運輸車輛設備要求》主要對車廂性能、車輛裝備、車體標識和運輸作業進行了規范;《冷鏈物流 溫濕度要求與測量方法》主要對冷鏈物流溫濕度環境要求、測量方法和測量位置進行了規范;《畜禽肉冷鏈物流操作規程》《果蔬冷鏈物流操作規程》、《水產品冷鏈物流操作規程》三個操作規程主要對畜禽肉、果蔬、水產品從包裝、貯存、運輸到展售全過程進行了規范;《低溫食品儲運溫控技術要求》主要對信息技術、溫控技術進行了規范;《低溫食品冷鏈物流履歷追溯管理規范》主要對低溫食品冷鏈物流的履歷體系建設、履歷信息、履歷記錄和履歷保存進行了規范。
8項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將有力助推統一和規范京津冀冷鏈物流行業發展,提升區域冷鏈物流水平,保障生鮮產品和食品消費安全,打造京津冀區域冷鏈物流品牌,為全國冷鏈物流標準化發展提供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截至目前,三地已共同發布了25項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完成了14項區域協同標準同步立項工作。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