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豬價仍然持續跌勢走位,連續多日徘徊在價格低位。那么,寂靜已久的豬價,到底會在后期呈現漲幅爆發,還是走向下跌的不歸路?
馮永輝曾預測過:“由于豬價在春節前北方殺年豬消費旺季并沒有明顯上漲,反而出現下跌,從中可以看出,整個生豬市場的供應在需求最高峰時是有保障的,傳遞出的信號是整個2018年生豬供應并不會出現比較大的缺口,可能是接近于均衡狀態的水平。”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盡管豬價下跌和環保督察導致生豬存欄量持續下滑,但是豬肉產量并沒有隨之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生豬養殖開始規模化,養殖效率提高,育肥周期縮短和頭均重量更大。再加上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新項目產能持續釋放,肉豬出欄量整體將持續增長,在豬肉產量不出現大幅減少的情況下,養豬業的周期波動趨向底部振蕩,豬價仍在相對低位徘徊。中長期來看,預計只有經歷過一波虧損、產能出清,豬價或才能見底。
對于豬周期走勢,中泰證券研報判斷稱,2018年是豬價下跌的第二年,行業出現虧損,到2019年大概率會出現周期底部。2019年后下行周期基本完成,2020年大概率會出現向上趨勢。
綜上觀點,今年的養豬行情不容樂觀,但無論行情如何,我們的重心還是要放到養豬本身的問題上,降低成本,提高產出效率,合理安排出欄,才能將損失控制在最低點。
來源:養豬一家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