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四月正是油菜花開的季節,但觀賞油菜花海美景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小小一株油菜竟然可以被開發出七種功能,除了能觀賞,還能當菜吃,釀蜜、榨油,做肥料、飼料,甚至工業原料。
初春時節,武漢市蔡甸區消泗鄉漁樵村村民肖模芝的農家樂里,賞花人群川流不息,肖模芝說自己的用工從平時的3人增加到了7人,油菜花帶來的生意太火了:“油菜花節時人來得多,生意比平時好。一天可以接待二三十桌,一個月可以搞個一二十萬塊前。”
花開時賞花,花謝時收割加工。湖北致清河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代春鵬介紹,使用油菜替代原有的玉米制成飼料,平均每畝至少可節約25%的飼料種植成本。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自豪地表示,湖北已成功將油菜開發出七種功能:“油用、花用、蜜用、菜用、飼用做飼料、肥用、還有餅箔加工做工業原料。過去我們搞油菜都是為了榨油,一種用途,現在我們開辟了油菜產業利用新的時代。”
油菜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湖北則是我國的油菜第一大省,湖北油菜產業的有序發展將為我國食用油的供給安全保駕護航。
據了解,自2016年油菜籽臨時收儲政策取消以來,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曾一度受挫。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肖長惜表示,一菜七用均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的供給側調整,目前湖北省油菜種植規模依然保持在1600萬畝左右,穩穩鞏固中國在世界油菜產業的優勢地位。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