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籌辦已經正式進入“北京周期”,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已與北京冬奧組委就食品藥品安全服務保障工作進行對接,利用冬奧會籌辦作為契機,實施“產地準出、銷地準入、產銷銜接、全程可溯”的新模式。這些新方法將率先應用于首都市民的日常食藥安全中。
產銷兩地共同監管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唐云華介紹稱,目前市食藥監局已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服務保障工作籌備領導小組,制定食品藥品安全統一保障工作計劃,該計劃適用于京冀兩地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所有場館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覆蓋運動員、教練員、志愿者、現場觀眾等各類人群,并研究建立各個環節的應急預案。
據介紹,市食藥監局針對北京是特大消費型城市、食品主要靠外埠供應的特點,將過去的銷地市場準入監管為主轉變為產銷兩地共同監管,形成產地準出、銷地準入、產銷銜接、全程可溯的新模式。監管涉及的品種將從與市民關系最密切的大宗食用農產品抓起,包括肉、蛋、奶、魚和水果蔬菜等
唐云華介紹說,監管涉及的品種將從與市民關系最密切的大宗食用農產品抓起,包括肉、蛋、奶、魚和水果蔬菜等,依托食用農產品主要生產供應所在地省市政府,向源頭延伸監管觸角,強化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環節的產地監管,實行產地銷地大監管、大協作。
據悉,近兩年,北京各大批發市場與河北、天津的10余個牛羊肉屠宰基地企業探索建立了產銷直掛,來自河北地區118個市縣約63個農產品品種,累計交易量約350萬噸,交易額近160億元;產自天津地區9個區57個農產品品種,累計交易量約18萬噸,交易額近16億元。
來源:北京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