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行情回顧
3月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呈持續下跌態勢,最后一周有所上漲。3月份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0.75元/公斤,相比2018年2月份月均價下跌18.6%,比2017年3月份下跌32%,環比及同比跌幅均較2月份有所增大。3月份最低價為3月25的10.0元/公斤,最高價為3月1日的11.37元/公斤。3月份月均外三元自繁自養頭均養殖虧損在130-220元/頭。
行情寶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豬價相比2月份下跌速度更快,但是在月初和月末均出現了價格的反彈。兩次反彈的主因均是由于養殖戶壓欄及二次育肥抄底帶來的市場適重豬源短時偏緊。月末的豬價上漲以大型養殖場為首,持續強勢抬價。局部地區日最高報價漲幅達到1.0元/公斤。
從3月份數據來看,豆粕玉米價格在3月份仍保持上漲。豬價持續下跌,而生豬養殖成本卻在持續增加,豬糧比已經滑落至5.4:1。3月份全國外三元生豬自繁自養頭均養殖盈利持續處于虧損狀態。
2018年3月大數據
1、 政府數據,存欄還在降!
農業部數據,2018年2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跌0.5%,同比下跌5.0%。行情寶根據數據推算, 截至2018年2月底,能繁母豬存欄量縮減約269萬頭,占年初存欄的7.3%。
行情寶測算2018年2月全國生豬總存欄約為3.323億頭,相比上月環比下降1.5%,同比下降4.7%。
如果單看政府數據的話,無論是能繁母豬存欄,還是全國生豬總存欄,2月份的環比及同比下降幅度均加深。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連續22個月環比下降或持平,連續54個月同比下降。
然而這個數據并沒有給生豬市場帶來什么利好。綜合市場的信息來看,母豬生產效率的提升以及生豬出欄體重的增加成為影響目前市場供給的主要原因。
行情寶在年報中解釋過,母豬存欄的數據下降,并不等于生豬供給的下降。在目前市場沒有更好的數據反映存欄變化的情況下,目前仍要關注政府所發布的數據。
2、 2018年2月生豬供給增長量出人意料
行情寶跟蹤數據顯示,2018年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為1748.39萬頭,由于2月份是春節,屠企普遍停工,因此2月份屠宰量環比上月下降23.6%,但是同比卻增加37.2%。2月份屠宰量位列近8年第二高位。
圖中紅色柱狀表示2018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定點屠宰企業的屠宰量,黑色虛線為2017年的月屠宰量。相比較可以明顯看出,2018年1-2月份全國的生豬屠宰量均處在歷史同期的中上等水平。
結合2月份的生豬及白條價格來看,雖然屠宰量居高,然而價格卻一路向下,跌至近3年最低價水平。春節期間通常是我國的消費旺季,但是旺季不旺再次說明了目前國內生豬供需形勢極不樂觀,生豬供大于求的狀態在加劇。下半年生豬產能將會呈增多態勢。
3、 進口量下降
行情寶跟蹤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2月份中國冷凍豬肉進口數據顯示7.17萬噸左右,環比1月減少38.4%,同比減少35.0%。
從下圖可以看出,進口肉的多少與我國生豬價格的走勢有著明顯的關聯。隨著國內豬價跌入近幾年的最低水平,進口肉的數量也降至近三年同期較低水平。
3月23日,針對美國“特朗普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其中清單第二部分包括豬肉及制品,擬加征25%的關稅。這個消息在市場掀起了較大的風波。
關于這個時間,行情寶在第12周國家生豬市場(交易)價格指數分析中已經做出了詳細的解析。“對豬業帶來直接影響的有兩方面:一是中國對美豆征稅,那么勢必將推高中國豆粕的價格,使國內養殖成本繼續增加;二是美國豬肉產品在加增進口關稅的第二梯隊,將會利好中國國內的養殖端”。同時,行情寶在分析中也提醒了大家,“這個消息并不足以對目前的市場帶來直接的供需影響,僅僅只是在心理層面上對市場形成了支撐”。
雙匯集團萬洲國際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中國對美國進口豬肉加征關稅還沒有具體確定。由于中國的豬價已處于很低的位置,因此年初雙匯便已經調低了進口預期,即使未來對美國豬肉加征關稅,對雙匯的影響也很小。
4月行情展望
2月底的月報中我們預期生豬市場供給寬松,3月份全國豬價將會處于探底期。從目前的價格走勢來看,3月份確實利好不足,價格整體處于下跌態勢,基本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期。
那么從市場變化來看,行情寶分析,未來影響生豬市場的主要因素有:
供應:充足。隨著3月份豬價的進一步下跌,全國養殖戶正式進入虧損期,且虧損持續加深。從行情寶了解到的信息來看,3月份的持續下跌并未使養殖戶大豬充分出欄,相反,目前市場上散戶手中仍有大量300斤以上大體重生豬“待字閨中”,同時陸續有二次育肥抄底行為。這將在供應恢復增長的基礎上,為未來豬價的反彈增加阻力。二次育肥及散養戶的壓欄為3月底大場提價出售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也為未來的上漲帶來隱患。
需求:淡季轉好。春節后的豬肉消費最淡季已經完全過去,市場再次將籌碼壓鑄在4月初的清明節前后。隨著冬季腌臘食品的消耗,鮮肉的消費逐漸恢復,但是從實際市場反饋來看,消費端利好不大,但也在逐漸轉好。據氣象局發布的信息顯示,4月份全國將會有一次較大范圍、較大幅度的降溫天氣,這將有利于豬肉消費的增加。
行情寶本周觀點:近日,農業農村部發文表示,近期豬價下跌較快、跌幅較大,專家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季節性因素與恐慌性出欄疊加,形成價格踩踏效應;從供需基本面判斷,年內生豬價格不存在長期下跌的基礎。
行情寶認為,整體看,生豬市場目前生豬供應端壓力較大,壓欄大豬及二次育肥均使未來豬價的上漲壓力重重。從豬價歷史來看,豬周期的下跌年份里,年內豬價底部基本在3-6月份。行情寶認為目前大場的提價優勢難以長期保持,4月份屠企與養殖戶將圍繞生豬年內的價格筑底展開激烈角逐,豬價雖有好轉,但是也難有實質性大幅提升。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