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春季學校食堂及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預防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保障廣大師生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近日,潁州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區教育局聯合在該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學校食堂及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行動。為了讓孩子們在學校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執法部門和學校聯手筑起了防線。
執法部門:日常檢查和突擊行動成常態
3月21日上午,潁州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分局大隊長梁政帶隊來到轄區內的市第十八中學食堂檢查。清洗間、操作間、儲藏間……梁政一行細致檢查了從食材購入到端到學生面前的全過程。
“我們檢查的項目很多,包括進貨票據、廚房人員安全證件,操作時是不是按照標準來,手干不干凈、有沒有戴廚師帽,菜板和清洗池有沒有把蔬菜和生肉分開等等,盡可能地把食品生產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降到最低。”梁政說著打開了冷藏間的留樣柜,把之前菜品的留樣拿出來一一檢查。
“為了確保食品有問題時能第一時間查找出原因,我們要求每個校園食堂都要有留樣柜,把當天制作的菜品每種都留樣,135克左右,在冰柜存放48小時。”梁政說。
據了解,此次專項檢查分為自查自糾、集中專項檢查、抽查及總結評估三個階段,將從原料采購索證及驗收情況、食品、食品添加劑貯存及使用情況、從業人員崗位培訓、設施設備運轉情況、加強對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教育情況五個方面全面開展自查、檢查與抽查總結評估。
“我們轄區加上幼兒園有200多所學校,在檢查中,我們還和學校逐一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明確和落實各自責任,將監管任務和責任分解到人,做到監督人員到位、檢查環節到位、檢查文書到位、督促整改到位、處罰措施到位。”梁政說,在此次春季檢查之前,他們已經先安排轄區內各學校進行了自查,平時的日常檢查也從未放松,所以檢查結果還不錯,大部分學校都能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來運作。
學校:堅守食品安全防線
除了執法部門,各學校對校園食品安全工作也非常重視。“我們學校目前有2000多名學生在校用餐,未來改成全寄宿制后,可能會增加到4000人左右,所以學校一直嚴把食品安全關,經常性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法規教育。此外,嚴格按照區教育局要求,完善‘明廚亮灶’工程,在食堂內設置了4個顯示屏,讓學生們用餐時就能隨時監督廚師工作的情況。”第十八中學食堂負責人張建新告訴記者,除了食堂內部做好各項工作外,他們還把監督權交給學生。
“我們的學生會就有監督校園食品安全的職責,他們會組織學生代表定期到食堂檢查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情況,對留樣柜進行抽查。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也更好地督促我們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張建新說。
在此次抽查中表現優異的文峰幼兒園,在食品安全上則注重源頭防控,從根本上杜絕食品問題的產生。“食品問題的根源無非兩個方面,一個是食材的來源,一個是操作人員的素質。我們在這兩方面都做好了應對措施。”園長劉亢亢告訴記者,在食材來源方面,他們堅持使用華聯、中新超市等大型超市的貨品,并安排專人在進貨前后進行兩次檢查,保證食材的新鮮健康。“在食堂人員方面,我們不止注重規范他們的行為,還很注意他們的心理健康。”劉亢亢說,他們學校包括食堂從業人員在內的50多名教職工除了健康體檢,每年還會在市二院進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檢查。
“現在社會從業人員工作壓力比較大,加上網絡信息發達,接觸的訊息很多,心理健康就變得尤為重要。我們覺得不論是教導孩子的老師,還是給孩子們做飯的廚師,不僅要身體健康,更要心理健康,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劉亢亢說,教職工身心健康才能真正給孩子們打造安全健康的飲食、學習環境。
來源:阜陽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