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西湖舉辦了以“12331——助力健康中國夢食藥安全伴你行”為主題的食品藥品投訴舉報宣傳日活動,并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泉州市食品藥品投訴舉報工作分析報告。如果市民遇到與食品藥品有關的問題,可撥打12331進行咨詢、投訴、舉報。
市民帶著海淘奶粉
和自家井水來檢測
“這是我從英國海淘的奶粉,看到食藥監有這場活動,特地帶過來檢測一下。”一位1歲9個月孩子的媽媽告訴記者,自己經常找代購買嬰兒奶粉,看到奶粉現場快檢的結果合格,就能放心地給孩子吃了。
還有市民帶來了自家的井水,自己種植的蔬菜等到活動現場進行食品快速檢測。今年“12331——助力健康中國夢食藥安全伴你行”活動,食藥監現場受理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還開展了普及識別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鑒別真假藥品、開展食品快速檢測、回收過期藥品等環節。
另外,活動現場,餓了么、美團外賣的外賣箱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光。平時,外賣箱如何清洗,用什么洗滌劑,多久清洗一次呢?食藥監的工作人員和外賣平臺的工作人員都向市民們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2018年第一季度
食品投訴比去年增加
2018年第一季度,我市全市通過投訴舉報電話、網絡、信件、走訪等渠道,共接收投訴舉報信息1434件,符合受理條件633件。市中心投訴舉報信息接收量位居首位,共837件,其次是晉江市,共333件。
食品的投訴舉報量最多,共1275件,其次為化妝品,64件,特殊食品61件,藥品24件和醫療器械10件。與去年同期相比,食品接收量增加最多,而藥品接收量則有所下降。
食品在流通環節出現的問題最多,如質量問題,主要反映在超市、食雜店、菜市場等處購買到保質期內變質的食品或者食品里混有異物;無證經營;標簽標識不符合有關規定。餐飲環節投訴量居其次,主要問題為衛生條件差、超范圍經營、質量問題。特殊食品則存在標簽標識不符合規定和虛假宣傳問題。
藥品投訴舉報反映的問題集中在流通環節,如違規銷售處方藥。化妝品投訴舉報問題包括代購店銷售無中文標簽產品,標簽標示不符合規定,虛假標注標準代號等問題。另外,醫療器械投訴舉報也集中在流通環節,如眼鏡店無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卻銷售隱形眼鏡行為。
網購食品投訴
大部分來自職業打假人
2018年第一季度,市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受理的網絡投訴230件。投訴舉報中,涉及網絡平臺購物的投訴舉報信息有106件。其中,食品類98件,占網絡購物接訴量的92.5%,主要反映產品標簽標識不規范、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非法添加、無證生產等問題。
據了解,網絡平臺購物的投訴舉報件大部分是由職業打假人反映。職業打假人主要反映產品標簽標識不符合規定、三無產品、非法添加未經安全性評估的原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等問題。經核查,大多數投訴舉報屬食品標簽存在瑕疵、現場核查情況與投訴舉報人所述不符、營養成分單位換算錯誤等情形。在已核查的75件中,確屬違法予以立案查處的有15件,占20%。
來源:東南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