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臨近,艾青蓬發,青團同步上市并迅速調到熱賣模式。青團固有的模樣就是艾青米粉皮子嵌上豆沙餡、芝麻餡等傳統甜食,而近日市場上出現了顛覆傳統配方的芒果餡、肉松蛋黃餡等新款,并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成為網紅青團。這些另類青團熱度可以持續多久?能否得到市場的認可?
另類青團上市
“咸派”暫時領先“甜派”
對于青團這類傳統時令美食,采用的食材、加工方法基本固化。去年ole超市售賣咸蛋黃肉松餡青團試水市場,挑戰消費者的味蕾,盡管供應量不大,不過在吃貨界掀起了小小的波浪,成為熱議的美食話題。近日,這家超市推出去年的同款,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熱捧。記者昨日了解到,這家精品超市售賣的是來自上海的沈大成網紅咸蛋黃肉松和豆沙口味的青團,尤其是咸味款在上海市場非常受歡迎,大有挑戰“甜派”青團之勢。
上海的網紅青團闖入寧波市場,由于受到價格、供應量等的影響,ole超市每天沈大成青團的銷售量不算大,不過咸蛋黃肉松味明顯勝于傳統豆沙味。
市場上出現的新品青團盡管銷量不顯山露水,卻引起了消費者、商家的熱烈關注。近日,南苑食品在集團旗下的南苑烘焙、巴麗新地、南苑環球等上架豆沙青團、芒果青團和咸蛋黃肉松青團,并在線上同步售賣。南苑食品公司的楊六君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首次涉水青團市場,意欲增加傳統美食的品味,首次推出了以上三種口味。作為食品企業,具有較強的新品研發能力,根據市場反饋的信息,以后還會增加新的品類。
楊六君介紹,因為剛剛開始售賣,今年可以賣出多少尚難以預料。從目前的銷售量來看,“咸派”蛋黃肉松餡明顯超過另外兩個“甜派”。至于市場前景,楊六君坦言,“青團的銷售主要集中在清明前,受市場認可度有多高,還是要看最終的銷售量。從目前來看,因為品質較好,售價不高,線上和市區6家實體店同步開賣,勢頭很不錯。 ”
傳統艾青點心大量上市
有些店鋪一天售賣幾百公斤
網紅青團現身,傳統的艾青點心也已開始熱賣。頗受寧波人喜歡的青團在多家超市、菜市場、餅店鋪都有售。記者昨日在張斌橋菜市場看到,好幾個攤位有青團出售,多數為盒裝,餡多為芝麻、豆沙等。有的攤位擺著餡料和粉,在現場包裹,喜歡豆沙餡還是芝麻餡由買主說了算,然后外面滾上松花粉,如果顧客喜歡,還可以用模板按壓一下,印上花卉或者吉祥字。
這種用艾青、米粉和餡包裹的時令美食,名稱多種,包括米鴨蛋、青團、金團等。
其中有一個規模較大的攤位,還有艾青麻糍在出售。記者發現麻糍有兩種,柔軟略帶甜味的為東錢湖下水產,而原味的多為象山、鄞州一帶加工的。
這些時令味濃濃的點心,相比網紅款,價格平實更接地氣。一般青團每只2元,而麻糍分為兩種,在一家較大的點心鋪,老板娘介紹:“下水麻糍每公斤30元,象山的每公斤16元。”她指了指切成小方塊簡單包裝的下水麻糍,“下水麻糍軟而甜,銷量特別好。每天到貨幾十公斤都是當天售完的。”
東錢湖下水制作的艾青點心非常出名。這些天在下水十里四香,街道兩邊擺滿了麻糍、青團等時令美食,有些店面一天就可售賣三四百公斤。下水鄭記麻糍老板娘說:“清明前,艾青又嫩又多,青團生意又好,每天做團子做得手酸。接下去到清明節為止,生意會一天比一天好。”
針對不同消費人群
傳統口味不斷創新
野生的艾青長得非常快。只要時間到了,新鮮艾青的原料供應不成問題。在我市的一些丘陵山區,清明前艾青長勢最好,清明過后艾青葉將漸漸變老,因此現在正是品嘗艾青點心的好時節。
以前多數家庭自己加工,到山野上采摘一大包艾青,用熱水略煮后濾干水分,再和米粉一起蒸熟,然后放到石臼里搗爛,把艾青和米粉均勻攪拌在一起,捏成一個個團子,包上豆沙、芝麻等餡料,滾上薄薄的一層松花粉后就可享用。有些講究顏值的,用模板按壓一下,就成了考究的金團。
近年來,在菜市場、超市,甚至西餅店、面包房都可以買到青團、麻糍這些時令美食。不過口味基本為傳統款。近年從上海刮來的“咸派”風,引起了甬城業內人士的關注。對此美食風尚,對傳統點心研究頗深的中國烹飪大師林軍的看法是,傳統的青團以豆沙餡和芝麻餡為主打。近幾年的流行風尚,對傳統點心進行改良。以青團為例,出現了“咸派”肉餡、咸蛋黃肉松餡等,而“甜派”則以芒果、榴蓮、鳳梨等水果餡為代表。除了餡料的創新,其實皮子也做了很多調整。傳統的皮子以米粉和艾青制成,保質期短且容易硬化。而現在流行的皮子較為柔軟,配方和加工技術都做了調整,基本做到開袋即食,保質期也明顯延長。林軍認為,不同消費人群對青團有不同的訴求,創新品種和傳統款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口味不一的美食愛好者,豐富美食市場。
來源:寧波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