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豬價的行情走勢牽動著每一個養豬人的心,難道真的要逼散養戶們退出養豬這個行業嗎?也有專家樂觀的說豬價在清明節時會觸底反彈,國儲肉收購對豬價的提升也未見有多大的效果,豬價還是一路創新低回到2014年的價格,現在部分地區已經破5了,就看何時能企穩回升了?
與豬價不斷下跌的情景相反的,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目前全國大部分的養殖戶都處于虧損狀態之中,專業育肥戶賠的更多,那2018年豬還能養嗎?其實小編覺得養不養還是得看自己,要有自己的判斷。
2018年究竟能不能養豬具體的還看生豬存欄量究竟有多少,當前的豬消耗了多少,如果現在的豬還消耗不了,以后的豬價肯定漲不起來,養豬也是賠錢,為什么一定要堅持養下去,很多養殖戶說“既然大豬場能堅持下去,我也能堅持,還不信熬不過他們”,說這話的養殖戶賠的不是自己的錢嗎?純粹是賭氣而已。
面對豬價低迷的行情,有的養殖戶甚至部分媒體寄希望于“節日消費”,但清明節消費真的可以消耗這么多的豬肉嗎?我看未必,由于豬價跌幅過大,部分養殖戶出現惜售或者賣不出去的情況,致使很多的生豬產能還未徹底釋放出來,但隨著4月份的消費需求逐步改善,相比較3月份,4月份還是相對好些。
豬大企的產能持續輸出,進口豬肉的增加,也在不斷的擠壓散養戶出欄的空間,造成了“要么低價出售,高價無人收”的局面,所以說生豬市場局面還是難以好轉,養殖戶還需做好心理準備,還是建議養殖戶朋友降低養殖量,順勢出欄,千萬別壓欄,也別養牛豬。
來源:養豬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