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從有證的小作坊那里進貨,食品安全有保障,你們可以放心買。”近日,湖北省安陸市好多多超市老板對前來消費的顧客說。在這家熱鬧的超市大門上,食藥監部門張貼的粉紅色小作坊公告十分醒目。
米粉、豆腐、豆絲、芝麻油、谷麥酒……當地小作坊生產出來的食品獨具風味,是安陸老百姓離不開的美食。但傳統食品小作坊普遍規模小、設備簡陋,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2017年下半年,根據《湖北省食品安全條例》規定,孝感市制定了小作坊規模標準,安陸市食藥監局根據這些具體標準,下大力氣宣傳和引導督促食品小作坊整改規范。
怎樣讓小作坊主們轉變觀念,主動辦證經營?安陸市食藥監局一邊堅持不懈地宣傳督促,一邊思考新辦法。經過深入調研,該局決定采取信用監管的辦法,讓辦證合法經營者有銷路,讓無證經營者受限制,倒逼食品小作坊整改規范、辦證經營。他們從城區開始試點,將先期辦證、規范經營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名單印制成粉紅色公告,在城區超市、餐飲店、單位食堂廣泛張貼,引導餐飲單位到持證作坊買豆腐、米粉、食用油,并鼓勵舉報無證小作坊。
目前,安陸市先期達標領證的13家小作坊躋身粉紅色公告“榜單”。在它們的帶動下,僅3個月,安陸市食藥監局就為200多戶小作坊辦理了食品生產許可證。
據悉,春季開學后,安陸市將對學校食堂從小作坊購進豆腐、米粉等食材情況加強檢查。同時,依法督促學校食堂實行進貨查驗制度,并健全進貨臺賬,對到無證小作坊采購食材的依法查處,讓更多的無證小作坊主動整改辦證。
來源:中國醫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