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國生豬均價為11.56元/公斤,較昨日豬價下跌0.22元/公斤,較上周豬價下跌1.86元/公斤,漲幅維持在0.02-0.10元/公斤,跌幅維持在0.02-1.25元/公斤。全國上漲地區較少,下跌地區較多。山西省、黑龍江省、云南省上漲,其余各省市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或持平。
一、影響三月份豬價因素分析
行業對年后悲觀預期的影響下,豬價跌幅再度超預期,初七到現在僅一周的時間,全國均價再跌1元/公斤以上,并已將破12元/公斤,東北局地逼近10元/公斤,年內豬價低點已提前顯現,無聲中宣告生豬養殖將結束三年盈利期步入虧損,3月份豬價還能再低嗎,未來豬價會不會重現2014年水平?
1) 大豬存欄及體重下降:通過年前年后調查顯示,年前散戶超大豬已基本出清,年后也只剩下不甘心得仍繼續挺價;大規模場戶反饋,年前基本沒有挺價待售,已基本將該出欄的出完,預計3月月度出欄環比降幅在10-20%不等,全國整體生豬出欄體重已大幅下降。3月份的出欄主體雖是規模養殖企業,可供出欄生豬量有所下降,出欄節奏也將相對均衡,他們的這種出欄特點將會滿足3月并不多的消費需求。
2) 二次育肥抄底補欄現象仍未現:根據近兩年的情況,二次育肥的活躍程度與屠宰場爭奪豬源,造成非消費性質的供需失衡,從而對豬價形成利好因素。就目前的價格來看,大部分投機者,仍以觀望為主,3月份需關注二次育肥市場抄底的活躍度對豬價的支撐力。
3) 凍肉庫存偏低:從監測來看,春節期間,全國仍以鮮銷為主,肉制品消費雖有所回暖,整個豬肉消費受食品多樣化備貨沖擊較大,屠宰企業不再像往年那樣春節期間仍然開工,多數反饋春節放假時間基本安排在正月二十七—初七,近十天的假期,屠宰企業備貨只有一周左右的量。另外,食品企業因為預期豬價回落,凍品做庫存量較少,3月份不排除將要趁低價補庫。
4) 與2013年、2014年同期相比豬價走勢非常相似:與2013年相比,2013年豬價從1月中旬下跌,4月中旬觸底,并從17.8元/公斤跌至12.2元/公斤,跌幅達5.5元/公斤,2014年從1月初15.2元/公斤直接跌到4月底至10.5元/公斤,跌幅達4.7元/公斤。那么2018年豬價從1月中旬15.3元/公斤開始下跌,跌幅已達3.3元/公斤。預計繼續大幅走低至2014年水平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在于,2018年散戶養殖量小于2014年,受豬價下行影響力下降,理性判斷力增強,這或將縮短豬價下降期以及下降幅度。
5) 往年年后豬價普遍下跌,且跌幅大:從往年3月份與2月份豬價價差圖可見,只有在生豬養殖奇缺年,年后豬價可提前上漲,如2008年、2011年、2016年。其他年份均是年后價格低于年前。根據 2018年的行情預判,3月份豬均價或在12元/公斤左右,與2月份的價差1.5元/公斤左右。
二、從微利到虧損是種怎樣體驗
在短時間內暴跌10.9%;春節過后部分地區豬價一度小幅上調,但隨著東北地區流感式跌價再度蔓延,本周一時,全國毛豬出欄均較節前累計下跌5.9%;今年2月我國毛豬出欄均價累計跌幅高達15.33%。同時,生豬養殖效益水平縮水8成以上,難道始于2014年的超強/超長盈利周期將就此止步了么?
按照目前養殖戶的觀點,他們認為豬價在二季度前很難“翻身”,悲觀者甚至認為豬價會跌回4時代。jci認為既然豬市現狀已經夠差了,我們不妨可以樂觀點看未來市場趨勢,也許在養殖效益已經/瀕臨虧損的情況下,養殖戶若出現普遍性的棄養或者不愿補欄,那么豬價存在反彈的概率。
養殖效益從微利到虧損僅一眨眼,難道豬市已“無藥可救”?
隨著全國豬價的重挫,目前國內生豬養殖效益水平也繼續縮水,頭均盈利降至50元/頭以內,東北地區已經全面虧損。按照目前國內玉米均價1882元/噸計算,豬糧比價為6.654:1,降至46個月以來的低點。從目前來看,由于春節過后肉品消費總體仍然偏淡,市場供應相對充足,以及養殖戶依然持較為悲觀的看跌心理,而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價格依然偏強運行,我國生豬養殖效益水平仍將維持在偏低水平。
多地豬價已跌破成本線,養豬戶虧損后對降價自然產生抵觸情緒,有助緩解市場供給大大高于需求的局面,預計短期內豬價有望企穩。建議廣大養殖企業保持出欄節奏,按時出欄,保證收益。
來源:養豬巴巴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