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7月25日消息,特朗普政府周二宣布,將向美國農戶提供12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有跡象顯示,美國農業部門開始受到特朗普與主要貿易伙伴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的影響。
美國農業部長sonny perdue表示,美國政府將采用“遞增支付”(payments incrementally)的方式支持受沖擊最大的大宗商品價格,包括大豆、高梁、棉花、玉米、小麥和豬肉。
perdue對記者說:“這是一個短期方案,將為總統特朗普和美國政府贏得制定長期貿易策略的時間。”農業部官員指出,這項緊急援助不需要國會批準。
perdue表示,暫定9月份實施的這項舉措旨在應對美國貿易伙伴對特朗普政策的“非法報復”。特朗普已下令對金屬、材料、服飾和電子零件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涉及中國和歐盟成員國等眾多國家。
貿易伙伴正在采取報復行動,對美國農業造成不利影響。作為美國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之一的中國宣布,對340億美元美國大豆、豬肉等廣泛商品加征進口關稅。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等也對美國實施了報復性關稅。
美國國會議員對特朗普政府的援助計劃基本上持懷疑態度。批評人士表示,農戶需要的是穩定的貿易環境,而不是政府救濟。就連通常維護特朗普的共和黨參議員也擔心,如果特朗普繼續四面出擊,援助計劃最終可能需要擴大到其他領域。
南達科他州共和黨參議員mike rounds問道:“戰略是什么,最終結果是什么?什么時候我們能擺脫現在的混亂局面,真正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北達科達州民主黨參議員heidi heitkamp稱,如果特朗普繼續加征關稅且其他國家采取報復措施,美國政府可能需要提供更多援助。她表示,120億美元聽起來很多,但由于貿易爭端,每個州可能要損失幾億美元。
來自農業州的共和黨議員稱,他們將在周三下午與特朗普會面,時間安排在特朗普與歐洲官員會晤之前。美國貿易伙伴已采取報復性關稅行動,矛頭直指美國農業帶的出口產品,這些地區曾在2016年大選中支持特朗普。
民調顯示,農業地帶依然支持特朗普。
但農戶們已經感受到特朗普貿易邊緣政策的痛苦。本月大豆期貨價格跌至近10年最低水平,5月底以來下挫了16%,農產品交易員已開始衡量中國本月推出的關稅措施的潛在影響。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去年從美國采購了總值140億美元的大豆,不過美國農業部本月預計關稅將導致美國出口減少,接下來一個作物年度的美國國內大豆庫存將達到創紀錄的5.8億蒲式耳。
關稅問題還給玉米和小麥價格帶來壓力,本月中國開始對產自美國的玉米和小麥加征關稅。現在生豬養殖戶和豬肉加工商出口到中國和墨西哥的豬肉將分別面臨62%和20%的關稅,這兩個國家于7月初上調了豬肉進口關稅。墨西哥和中國都是美國豬肉進口大國,過去兩個月瘦肉豬期貨價格累計下跌了約11%。
在主要貿易伙伴對美國農業大宗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之際,特朗普政府的官員已承認農戶可能面臨財務困境,但這些官員表示,農場主將分享到新貿易政策的好處,特朗普政府稱,新的貿易政策將對美國利益更公平。
特朗普周二在一個老兵團體的集會上發表講話,盡管批評人士表示擔憂,但特朗普敦促人們在貿易問題上保持耐心,特朗普說:“和我們站在一起,所有事情都會解決。”
perdue宣布的計劃還包括收購過剩的農業大宗商品并運送至食物存儲倉庫。美國政府還將提供貿易促進經費,為美國農產品尋找新的出口市場。
來源:人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