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記者從佛山市食藥監局獲悉,該局日前公布了2018年第11期、12期食品檢測報告。根據檢測結果顯示,有8批次食品內在質量不合格。其中,有市場上銷售的沙蝦、大閘蟹、白貝,被檢出含禁用藥物硝基呋喃類藥物。
根據佛山市食藥監局公布的2018年第11期食品檢測報告顯示,2017年10-12月份佛山市食藥監局在全市五區內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組織開展了食品重點品種安全狀況評價性監督抽檢。全市共抽檢了11大類,1409批次食品,經檢驗發現5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本次抽檢任務的承檢機構為佛山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中心。
不合格產品分別是,從佛山市南海區平洲橋南海鮮舫抽檢的,標稱為東莞市順通米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大碗面,不合格項為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從佛山市南海眾惠家商貿有限公司抽檢的,標稱為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蘇榮米面制品廠生產的金谷朗丁財面,不合格項為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從佛山市高明區荷城寶島特色美食館抽檢的,標稱為佛山市南海區健華花生油廠生產的花生油,不合格項為過氧化值超標;從佛山市南海區宇祥食品商行抽檢的,標稱為成都嘉友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的蜀緣菜籽油,不合格項為溶劑殘留量超標;從佛山市三水區西南街從心泉臘味店抽檢的,標稱為佛山市三水譽滿眾心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五花臘肉,不合格項為過氧化值超標。
根據第12期食品檢測報告顯示,2017年10-12月份佛山市食藥監局在禪城、南海、高明、三水轄區內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組織開展了日常食品監督抽檢及乳制品專項抽檢。全市共抽檢了17大類,共193批次食品,經檢驗發現3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本次抽檢任務的承檢機構為佛山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中心。
具體不合格產品為從佛山市南海區桂城頭啖湯酒樓抽檢的,從佛山市南海區環球海鮮市場購進的沙蝦、大閘蟹、白貝,不合格項均為檢出禁用藥物硝基呋喃類藥物。
佛山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及時對不合格食品生產及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依法查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督促企業履行法定義務。
來源:金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