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在韓國,隨著“一人家庭”的增多,可以簡單充饑的紫菜包飯、便當等快餐食品生產量逐漸增多。相反,受到低出生率的影響,嬰幼兒奶粉的生產量在逐漸減少。
數據顯示,去年韓國國內食品相關產業的總生產額為73.3萬億韓元,比2015年增長4.1%。三角紫菜包飯、三明治等即食食品和攝取食品的生產額從2015年的1.391萬億韓元增長至2016年的1.144萬億韓元。便當、泡菜類分別增長了2076億韓元和1051億韓元。這些增長滿足了“一人家庭”和雙職工家庭的需要。
據韓國統計廳的統計數據,韓國“一人家庭”的比率預計將從2015年的27.2%上升至2025年的32%,簡便食品的市場將逐漸擴大。根據大韓醫生協會的預測,2013至2015年,三頓飯都獨自一人吃的人口比重為9%,其中52%是“一人家庭”。 隨著自己單獨吃飯的人數以及快餐食品數量的增加,逐漸的,人們對健康狀況也表示擔憂。韓國消費者市民團體在2016年針對便利店的20種便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每種產品中鈉的平均含量為1366.2毫克。吃一份便利店的便當,相當于攝取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人一天攝取的鈉含量2000毫克的68.3%。
根據韓國一山白醫院的教授尹英叔(音)的研究表明,每天獨自吃飯兩次或兩次以上的男性,導致腹部肥胖的危險率是不自己單獨吃飯的男性的1.32倍。同時,自己吃飯的次數越多,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成人病的危險就越高。
另一方面,受到出生率降低的影響,韓國的奶粉生產業呈逐年下降趨勢。奶粉等乳類加工品的生產額從2014年的3915億韓元降至2015年的3358億韓元,之后在2016年又降至2653億韓元。
韓國食品醫藥安全處食品安全標識認證科的主管負責人鄭進目(音)表示,“由于新生兒只減不增,與新生兒相關的消費量也在逐漸減少。經常聽說大型超市里即使陳列著各式奶粉也同樣賣不出去”。
來源:固原市政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