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澳大利亞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商的股價2日遭遇下跌,該國最大的有機嬰幼兒乳粉生產商警告稱,中國食品監管規定的變化將對它本年度的收入帶來不利影響。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2日報道,澳大利亞貝拉米有機食品公司表示,該公司的銷量受到暫時的沖擊,因為其競爭對手正趕在更嚴格的標準實施前讓大量低價產品涌入市場。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該公司的股價下跌了43%。
該公司稱:“貝拉米將繼續經歷暫時的銷量混亂,直到在中國監管部門的注冊完成。”
該公司還表示:“一些不太可能獲得注冊證書的品牌正在以折扣價清空庫存,這對貝拉米等品牌和整個市場都造成了影響。”
隨著投資者們了解到了這則消息,a2乳業公司股價下跌了10%,澳佳寶公司股價下跌了4%,百嘉奶酪公司股價下跌了6%。
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銷售額達200億美元。在中國發生一系列與國內生產商有關的食品安全丑聞后,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巨大,這令很多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乳制品企業銷量大增。
報道稱,近年來,這些企業有很大一部分產品是經由“灰市”渠道銷售的,“手提箱”購物者在澳大利亞購買產品,然后通過電子商務網站在中國轉賣。
自2018年1月1日起,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向中國出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必須從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獲得產品配方注冊證書。
在經歷多起與嬰幼兒配方乳粉有關的食品安全恐慌后,監管機構提高了安全標準。預計一些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商將無法達到新標準,不能在2018年后繼續向中國市場出售產品,這促使一些企業尋求低價清理庫存。
據一些經紀人預測,銷售將比預期更加疲軟,并且賣空者持有貝拉米公司12%的股份。
虔誠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勞埃德·莫法特已在6月的一份報告中向客戶發出警告,稱貝拉米公司的投資者應該“準備迎接硬著陸”。
莫法特說:“貝拉米采取了資本精簡戰略,沒有一項可持續的經銷戰略。他們發現,中國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物時的品牌忠誠度幾乎為零。”
花旗銀行10月曾在一份報告中警告稱,a2乳業公司和貝拉米公司都高度依賴在中國的銷售,據該銀行估計,中國市場在這兩家公司2017年的銷售額中將分別占至少40%和50%。
花旗銀行分析師薩姆·泰格寫道:“我們預測,因為中國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實行更嚴格監管,銷售額增長在2018年1月前將會放緩,并且仍然不穩定。”
貝拉米公司預測其2017年的收入將為2.4億澳元(1澳元約合5.11元人民幣——本報注),比分析師們普遍的估計低40%。該公司稱其預計利潤率將低于20%。
貝拉米公司披露的2016年收入為2.45億澳元,利潤率為22%。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