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洲新快網報道,新西蘭早已推出“百分百純凈新西蘭”標志,并在出口市場造就黃金標準。澳大利亞也希望采取類似策略與之抗衡,設計的有關標志將主要針對中國市場。
《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稱,新策略一旦實施,包括牛肉、蔬菜、奶酪、紅酒和高端調味品在內的所有澳大利亞食品都會在各自品牌上打上統(tǒng)一標志,顯示已獲得清潔、綠色和安全認證。
該高科技標志不但好識別,還具有防偽功能,讓消費者可以追溯某件產品的來源或者生產商。
盡管多個州及行業(yè)希望保留內部統(tǒng)一品牌,澳大利亞礦業(yè)及農業(yè)大亨弗里斯特正在發(fā)起游說活動,鼓勵各州打破保護壁壘、推行變革。弗里斯特此舉也得到了政府和反對黨的支持。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中產階級的人數將大幅增長,消費者的安全和品質意識也越來越強。
業(yè)內人士認為,設立統(tǒng)一標志對澳大利亞農業(yè)出口來說是一個重大變革,應當在18到24個月內實施,否則澳將永遠失去在中國市場的先機。目前,巴西和烏拉圭等發(fā)展中國家向中國出口牛肉數量已超過澳大利亞。
弗里斯特26日在國家農民聯(lián)合會(national farmers federation)年度大會上發(fā)表主旨演講,對農民提出警告。“現在,各州和領地之間在品牌方面互相競爭,各地政府與企業(yè)提供的信息也不一致,標志更是五花八門——這種狀況可能在本地超市行得通,但在海外市場就毫無用處。因此,我們必須打破這種亂局。”
據悉,澳貿易部長史蒂文·喬博將與澳洲貿易委員會(austrade)和專業(yè)市場研究人員合作設計相關標志。
有關人士透露,該標志設計將基于中國消費者喜好,而非“澳洲人認為的展現產品的最好方式”。澳消費者目前較為傾向的方案,例如辨認度較高的袋鼠標識,如果用在牛肉或奶類產品上,可能會讓中國消費者感到困惑。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