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專電阿根廷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11日發布分析報告稱,4月份連續大雨導致阿根廷中部大豆產區大面積農田被淹,預計大豆產量將下降,出口收入減少22億美元。
阿根廷是南美農業大國,大豆、玉米、小麥等大宗農產品在其出口結構中占主要部分,其中大豆年均產量約5500萬噸。
報告說,中北部圣菲省、恩特雷里奧斯省和科爾多瓦省等大豆產區水浸最為嚴重,產量預計減少570萬噸左右,但考慮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和拉潘帕等省增產170萬噸,全國產量凈減約400萬噸。
報告指出,連續降雨還導致大豆品質下降,圣菲省受災嚴重的中南部地區大豆征收耗損率最高達80%,大豆本地收購價格因此受到較大影響。
在羅薩里奧郊區擁有100公頃豆田的何塞·伊格納西奧對新華社記者說:“今年的情況非常糟糕,前四個月降雨量超過840毫米,幾乎趕上過去年均降雨量,再加上高溫天氣,大豆產量和質量都受到嚴重影響”。
伊格納西奧說,圣菲省多數大豆種植者是租地種植,種子、機械和人工等投入主要依靠貸款,水浸使得機械無法下田收割,延遲交貨不僅使種植者承擔合同違約風險,而且播種季被迫推遲,影響到下一季的資金回流。
阿根廷是世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天氣因素導致產量減少已對全球大豆價格產生直接影響。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