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ntrafish 12月1日報道:俄羅斯海產品調研公司rabobank表示,俄羅斯政府正計劃實現食品自給自足,包括海鮮產品,這無疑將對本國的加工業造成巨大挑戰。如以往的糖和家禽類食品,俄羅斯必須重新調整水產行業,以增加產量滿足本國市場需求。
分析師gorjan nikolik表示,俄羅斯是最大的底棲魚生產國,但大部分底棲魚沒有留在俄羅斯而是出口至中國進行再加工。以目前的情況看,俄羅斯想要實現食品自給自足,暫時只能是紙上談兵。比如,俄羅斯大部分消費品都要依賴進口,而這些進口商品的價格增長速度遠超出其進口數量。此外,加工產品價值在俄羅斯始終處于較低水平。
然而,由于俄羅斯政府實施的西方食品進口禁令,俄羅斯不得不實現食品的自給自足。對此,俄羅斯首先必須保證其漁船和捕撈配額均歸屬于俄羅斯經營者,其次,物流方面也要保證所有太平洋地區的海產品必須可以運達俄羅斯各個地區,同時,還要實現漁船現代化,改善本國加工業發展。
此外,俄羅斯底棲魚產業要進行整合,目前60%的底棲魚資源掌握在5家企業手中。俄羅斯也需要考慮從其他海外資源獲得海產品的捕撈配額。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